返回晋末长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425章 河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425章 河东

    刚说完气温上升呢,二月里又来了场大雪,连下三天,把春耕都推迟了。www.biquge500.com

    自然而然地,邵勋也把出行的时间推迟了。毕竟农时已被压缩,这时候不好过分影响他们。

    天渊池畔,一批侍卫亲军将校向部勋辞行,分赴各处任职。

    一批年岁稍大的英烈之后接替了他们的职位,个个兴高采烈,对邵勋感恩戴德一一父兄战死、

    伤残或病殁,对一个家庭是毁灭性的打击,但他们逆天改命了,这份恩情足以让他们记一辈子。

    去年年底,韩王邵彦又奉命察访历年出征的关西豪强部曲、胡人部落丁壮,抚恤孤寡无依者,

    寻访英烈后人,赐以金帛、酒食,并呈递了一份名单上来。

    邵勋照单全收,让这支被命名为「义儿军」的队伍扩充到了两百人一一「义儿军」之类的部队,史上很多,编制大的有数千乃至上万人,绝大部分人并非义儿,但战斗力极强,忠心也足。

    大梁朝的义儿军相当于侍卫亲军的军官预备役,营房甚至就在太极殿附近。邵勋有暇时就带着他们一起操练,没时间就让他们学习兵志、诗书、礼仪、音乐等课程。

    无论是出巡还是打猎,基本都会把他们带在身边,并努力记住每个人的名字。

    在很多人眼里,义儿军有点「跋扈」,因为他们根本不给大臣面子,便是皇子入觐,也要按规矩来。

    二月十三日一大早,义儿军便披挂上了华丽的「虎斑盔甲」一一其实是皮甲,只不过刷成不同颜色罢了一一然后于昭阳殿外列队,护送天子离宫。

    邵勋牵着皇后的手一起上了御。

    庾文君倒是很高兴,眉宇间满是笑意。

    邵勋则有些志芯。心丧已经过了,昨晚实在没忍住,在皇后身上痛痛快快发泄了一番,舒爽无比,虽然最后关头保持住了理智,但终究有些担心,暗暗自责了许久。

    庾文君居然一点不害怕,她只看到夫君着了魔一样宠爱她,事后一个人偷偷笑了。

    邵贞则在太极殿西堂清点物资。

    天子常用的茶鼎、高脚桌、胡床、马扎、蒲团、四季常服、笔墨纸砚等等,一样样都要带,不能遗漏。

    天子之外,还有皇后及随驾的嫔妃、皇子、公主的日常用度,东西太多了,多到难以计数。

    至于随驾官员所需物品,则由随驾禁军携带,用不着他操心。

    太子带着一众东宫僚属恭送。

    邵勋张了张嘴,又闭上了。方才该交代的已经交代过了,没必要再多说。他只是坐镇长安而已,又不是死了,政事堂解决不了的事情,最终还是会快马西送,前后不过数日。

    于是,他只朝太子邵瑾、太子太傅梁芬、太子少傅陈有根点了点头,然后便放下车帘,缓缓离去。

    御琴所至之处,诸重宫门次第打开。

    邵瑾静静看着,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感觉如山的压力慢慢卸去了,浑身上下泛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轻松。

    这种感觉太妙了,仿佛呼吸都顺畅了许多。

    ******

    车行至西苑时,天已薄暮。

    邵勋一行人则住进了西苑内的精舍中。

    晚饭他和裴灵雁一起吃。

    「本以为你不愿去长安呢。」邵勋笑道:「是不是上次没看成海,后悔了?」

    裴灵雁瞄了他一眼。

    邵勋不再开玩笑,道:「知道你性子淡薄,不是一一」

    「我后悔了。」裴灵雁轻声说道。

    「嗯?」邵勋有些惊讶,旋即有些苦恼。

    如果再东巡大海,该找什么理由呢?肯定会有许多人反对,他自己也觉得有点过分,但也不是一点操作的可能都没有「想什么呢?」裴灵雁嗔怪道:「我生于河东,嫁到东海,真以为我没看过海呢?我是后悔没能陪着你到处走走看看。」

    邵勋松了一口气,笑道:「这次先去河东,经蒲坂津渡河。或可在彼处停留些时日。」

    裴灵雁嗯了一声,吩附宫人为邵勋盛汤。

    宫人年不过十六,是裴灵雁居汴梁翠微堂过来的,姓裴。

    这是河东裴氏精心选择的少女,长相与裴灵雁有六七分相似,可见其企图,

    不过邵勋只一开始多看了几眼,发现是假货后,便没什么兴趣了。他也不想问裴灵雁为何把这样一个族中晚辈弄进宫来,这不是害了人家么?

    「念柳可曾给你写信?」邵勋接过碗后,问道。

    「写了很多。」裴灵雁放下碗筷,说道。

    「好,先吃饭。」邵勋哈哈一笑,默默喝起鸡汤。

    二月的晚风有些清冷,小院更有些寂寞,不过远处隐隐传来过路军士、信使的马蹄声,以及孩童玩闹的呼喊声,又给小院增添了许多生气。

    两人相对而坐,默默用着晚饭宫人侍立一旁,随时进奉酒食。

    直到夜色完全笼罩大地时,邵勋满足地叹了口气,拿新煮的蒙顶茶漱了漱口,起身站在院中树下。

    「念柳的信多为嘘寒问暖,并无大事。」裴灵雁走了过来,与邵勋并肩而立,道:「最近一封是询问绵娘可已寻得好人家。他准备了一份厚礼,多西域奇珍,想着送给妹妹做贺礼。」

    「这才是念柳啊。」邵勋感慨道。

    「过些年,见面的机会就少了。」裴灵雁又道。

    邵勋慢慢转过头,看向裴灵雁。

    裴灵雁似无所觉,抬头看着黑沉沉的夜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邵勋沉默了。

    「到长安后,你还会出巡么?」裴灵雁收回目光,看向邵勋,问道。

    「兴许会去横山以北看看。」邵勋说道:「大概在七八月间吧,你就留在长安吧。」

    「给念柳安排了什么差事?」

    「高昌行营招讨副使,主管资粮、器械及招抚事。」

    「这是他擅长的,很合适。」裴灵雁轻叹了声,说道:「燕雀恋巢,人之常情。然鸿之志,

    在九霄云外。长大了,总要飞走的。」

    「高昌不差的—」邵勋说道。

    裴灵雁看了他一眼。

    邵勋又道:「我会把车师前部给他,伊吾亦给他,白山以北的车师后国亦会加紧控制,慢慢移交给他。」

    裴灵雁叹了口气,轻轻捧着邵勋的脸,道:「你在愧疚什么?这么多年你还不明白么?我大概是上辈子欠了你的债,这辈子来还债了。有些时候总觉得你趁虚而入,在我心中留下了太多好感,

    让我狠不下心来。刘小禾、卢薰、司马修祎平白无故来到你身边的么?」

    邵勋然。

    裴灵雁慢慢松开手,又看向漫天星空,道:「都过去了。」

    ******

    十八日,车驾至陕城,花了一天时间通过浮桥,抵达了对岸的大阳县。

    邵勋在此停留两日,接见了一些官员。

    不仅仅是郡县官员,还有从东垣县赶来的少府官佐。

    该县及平阳绛邑是现阶段大梁朝最重要的两个铜矿产地,少府亦在这两处设钱监,所出之铜除部分留作铜器外,绝大部分铸成铜钱一一其实也没多少,两地加起来一年也就产十六万贯出头,扔进市场里一点水花都泛不起来。

    秦州亦有一铜坑,钱监年铸贞明通宝四万贯。

    其他的都是年铸几千贯、一两万、两三万的小钱监,聊胜于无。

    平灭东晋后,邵勋曾遣人至江州察访,数年下来没什么结果,只找到两个小铜坑,已经被地方豪族盗挖几十年了,甚至在司马氏统治时期,私铸过永嘉通宝、开平通宝,直让邵勋怀疑市面上到底有多少真钱,又有多少假钱一一其实都不重要了,便是品质稍差,也能丰富民间交易,毕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货币的需求是与日俱增的。

    整个大梁朝一年官铸铜钱大概稳定在四十万贯出头的样子。

    如果没人熔毁铜钱,制造各类铜器乃至神像,或者干脆带进坟墓,长期累积下来倒也不是什么小数目。但事实上就是有大量的铜钱流入市场后慢慢消失了,仿佛无底洞一般,不断吞噬着宝贵的货币。

    但这事也很难解决。它不是你发一条诏书,说熔毁铜钱会怎样就能制止的,你终究只能抓几个倒霉鬼,私下里继续这么做的人太多了一一但怎么说呢,抓还是要抓的,不抓就更猖獗了。

    停留期间,邵勋还过问了下大阳浮桥(亦称「太阳浮桥」)的情况,得知他们在去年从江州运来上好大木打制浮桥后,放下了心。

    这座桥承载了许多历史。

    邵勋行于其上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峥岁月。

    王弥一一呵,都快忘记这厮了。

    昔年刘汉的核心腹地,而今已然成为黄头军将士的家园。他们在此扎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而上阵厮杀,时而镇抚地方,数十年间,已然换了新颜。

    二十日,诏赐散居于河东、平阳黄河两岸的黄头军第四营将士绢二匹。

    二十一日,车驾向北度入沙河,翻越中条山,过安邑,直趋闻喜。

    自平灭刘汉后,邵勋已经多年没来到河东大地了。

    每一次的巡视,都是为了宣示天威、稳固地方。河东、平阳二郡官民,时隔多年后,终于见到了经太阳浮桥过来的大梁邵太阳。

    <!-- 翻页上aD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