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北朝帝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35章 常山入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135章 常山入营

    作为如今邺都最高决策机构的监国大都督府,在遇到真正的考验时,表现却有点配不上这个级别。www.kmwx.net

    这几天时间里,大都督府一直在忙于调查平秦王高归彦家人犯罪一事,郑子默等东宫属官们都将此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与面子工程,而高归彦家人所涉案件又太过庞杂,因此近来大部分都督府属官们精力都投入于此。

    当城外诸营军士哗变的消息传入大都督府中的时候,一众属官们顿时也都震惊不已,郑子默等人在反应过来之后第一时间便对杨愔大加抱怨:“杨遵彦向来眼高于顶、不容异见,怎么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一味的抱怨自然无济于事,而他们也都完全没有处理此类重大事件的经验,一时间能够想到的无非是将府员群众、包括已经返回东宫休息的太子全都通知一遍并召集起来,大家一起商量对策。

    “杨相公对此可有指令?”

    太子高殷对于这类事情同样乏甚主见,虽然在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便回到了大都督府,但入堂之后便开口发问道。

    此言一出,在堂中人包括长史、赵郡王高睿都微微皱眉,一边的宋钦道直接开口说道:“大都督府、尚书省各有分掌,如今太子殿下临朝监国,自然诸事唯太子殿下心意为准,杨相公当直尚书省中,已经是案事繁忙,倒也不必事实请问。”

    其实早在太子归署之前,尚书省已经有人来传达过杨愔的指令。但是众人一则感觉这样做有些欠妥,可能会让矛盾更加激化,使得本来就紧张危险的局面进一步失控。

    二则他们也都感觉杨愔管的有点宽了,如今太子监国、军政统管,面对这样的情况就算是需要调兵镇乱,也需要监国大都督府做决定,还轮不到尚书省来说三道四。

    更何况,这一次的乱子本就是尚书省处理事情有失妥当而引发出来的,杨愔惹出了乱子还要颐指气使的安排别人给他收拾烂摊子,多少是有些毛病。

    太子高殷倒是没有这么复杂的内心情绪,他只是想要尽快的妥善解决问题,于是便又询问道:“那你等诸位对此又有什么办法?”

    “营卒哗变,一旦情况失控,后果不堪设想。应当趁着事态仍可控制之际,尽快妥善解决!”

    东宫属官郑子默先是说了一句废话,然后才又继续说道:“营卒所以哗变,皆因供食不足,至于原因可以容后追究,当下之计应当快速补给食料以安抚群情。”

    此言一出,长史高睿便皱眉说道:“营卒所以乏食,在于府库乏用。杨相公在事精明干练,仍然难免欠缺,今我大都督府众仓促之间又何处觅得足供数万师旅果腹之食?”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都有些傻眼,让他们讲一些套话和脱离实际的路线构想,他们倒也能侃侃而谈,可是一讲到实际的问题,则就多多少少有点计无所出了。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另一名属官宋钦道才开口说道:“为畿内驻军筹措给养,本就是尚书省事。今省中行事出错以至群情激愤,诸营将士号叫请常山王往见。不如先使常山王前往抚慰群情,勿使滋乱营外,再严令尚书省速速筹措物料送达诸营。”

    “乱兵凶于匪寇,使常山王前往,会不会太危险了一些?”

    高殷闻言后便皱眉说道,他的性格虽不说与其父是两个极端,但也迥然有别,对于无端端将叔父推入危险的军营中还是有一些犹豫。

    “当下情况危急,实在不可从容作计。常山王宗家贵长、于世倍享隆誉,今诸营将士变而未乱、呼号求见,正宜使王前往抚慰群情。如若诸营变故不能从速平息,致使营卒讨论于外,则城中之凶险亦不逊于营中!”

    郑子默也在一旁帮腔说道,能者多劳,常山王既然享有令誉,现在自然是要派上用场。

    见几名属员全都这么说,高殷这才点头说道:“那便先召常山王入府来问,若其不肯,再另作别计,你等也不得逼挟我叔以身犯险。”

    高殷这里还在迟疑犹豫,殊不知高演早已经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甚至当下这个局面就是他联合群徒所营造出来。

    当监国大都督府信使来到常山王府传令相召时,早已经等候多时的高演顿时精神一振,在与府员们进行了一番意义深刻的眼神交流之后,他便归舍换上了一身戎装,然后便在大都督府使者的引领下带着一干亲信随从与刘桃枝等禁卫将士们直向大都督府而去。

    待到监国大都督府,高殷正站在堂前亲自迎接,先是简明扼要的讲解了一下眼下的问题,然后才有些不好意思的讲出希望高演能够前往城外诸营安抚诸营军众。

    “太子既然有令,我自当遵从。事不宜迟,眼下便出发前往!”

    高演在听完这话后,当即便开口表态说道。

    这干脆的态度,让高殷也大感惊喜,旋即便又叹息道:“这本来不是阿叔职内之事,但今事发突然又情况危急,畿内能托大事者为阿叔而已!”

    “诸军若乱,畿内必也不安。此本吾家家事,我自然义不容辞!”

    高演闻言后又是一脸义正辞严的说道,旋即便又望着高殷说道:“但我也恐凭我一人怕是不能将事情妥善解决,行前还是希望太子能够配合安排几事。”

    高殷倒是没有敏感的因为所谓家事而就对高演心生警惕,闻言后便连忙点头道:“阿叔请说,我一定尽力配合!”

    “安定王贺拔仁,乃是国之元勋、在朝耆老,前因师旅败绩而遭陛下贬谪,如今仍然在都未出。其人在军中也颇享盛誉,若能与我共往抚慰群情,想必能更有把握。也请太子殿下体恤老臣,赐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听到高殷点头答应,高演当即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高殷听到这话后顿时便皱起了眉头,尽管心里也知应该事从权宜,但他还是有点不敢违背其父命令,在沉吟片刻之后才说道:“阿叔此去凶险,自然应当给予周全人事安排。安定王之事并不是我能决断,但若此番能够协助阿叔平定骚乱,则我必具书奏于至尊,希望至尊能够豁免安定王的惩罚。”

    “那我便替安定王先谢过太子殿下了。”

    高演闻言后便微微一笑,这当然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但该做的表态还是要做。贺拔仁是他趁乱执掌大军的关键人物,当然要在此刻暂时解救出来与自己一同行事,事成之后又何必指望这父子两宽恕!

    除了贺拔仁一事之外,高演又继续提出新的建议:“我虽然入营安抚,但此番闹乱毕竟事出有因,也不敢奢望凭我几句言辞便能宽慰群情。为都畿万全所计,乃是应当将畿内宿卫之士全都召集起来、集中听命。禁军诸将或与城外营卒也都不乏牵连,为免内外串联滋乱,应当权总于一,不可由之各自行动!”

    “阿叔所言正是,此事我也正打算执行。只是过往禁军事多由平秦王领掌,而今平秦王不在都畿之内,尚无人选资望足以制约诸军,阿叔可有荐选?”

    高殷闻言后便点点头,旋即便又发问道,而此事堂内一众大都督府属官也都不由得竖起了耳朵,想要听听常山王要举荐谁人。

    高演环顾堂内一周,最终视线落在赵郡王高睿身上,口中笑语道:“赵郡王才干精明,常为至尊称许,今又被选为监国上佐,正宜担当此职。”

    高睿听到常山王举荐自己,便也连忙站起身来谦虚几句,而太子本也正有此意,于是便直接授权高睿暂时节制禁卫诸军。

    在举荐完高睿之后,高演才又说道:“咸阳王斛律明月,将门英种、才干卓然,当下正居畿内。赵郡王如若自觉大事难当,亦可与之商讨共事。”

    高睿之前多有谦虚,又刚受高演的举荐而执掌禁军大权,此时闻言后便也开口附和,希望与斛律光一起掌管禁军军务。

    太子不疑有他,对于斛律光的名声,他当然也有所耳闻,眼下事态紧急,这样的出色将领自然也是多多益善,因此便也点头答应了下来,即刻派遣使者前往斛律光府上去传达命令。

    在将京畿之内的人事安排妥当后,高演便也不再继续逗留,汇合了从别馆中被放出的贺拔仁之后,一路便向城外军营行去。

    “大王当真胆大包天,竟敢于畿内要害之处作此弄险!”

    贺拔仁隐约知晓高演的意图,在了解到当下的情况后,便忍不住在途中望着高演感叹道。

    高演闻言后便略作微笑,对此也未加掩饰,只是对贺拔仁回答道:“贺拔太傅对我所知不深,故而才有这样的疑惑。须知我也不是别家种类,对于太祖皇帝正奇相合的建事之术并不陌生。大事功成令人垂涎,当此要时岂能惜命!”

    <!-- 翻页上aD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