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立鼎189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四七章 翁同龢罢官 2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一场急就章似的拍卖会,席卷天下十大商帮之四,搅合的朝堂上下不得安宁,辐辏出一家巨无霸似的超级金融工商集团。www.biquge001.com在花团锦绣之下,却隐藏着杨浩这一股蠢蠢欲动的反抗力量。

    李鸿章如果知道姓杨的如此狼子野心,他居然来亲自前来捧场。准备用来掀翻他辛苦经营几十年的烂摊子的力量,居然就是他帮着给整合起来的,不知道会不会气的当场吐血!

    而那些京城来的贵人们,费事巴拉花了大钱,请回去一堆根本查禁不了的书籍,顺带着为满清王朝掘墓人捐助了宝贵的资金。他们的皇帝和西太后明白之后,又不知会作何感想。

    反正杨浩他们这群年轻的革命者,很是扬眉吐气,摩拳擦掌的准备好了大干一场。

    李鸿章回去之后根本就没时间细想,他已经被高丽半岛的局势急剧恶化,弄得焦头烂额!

    就在拍卖会之后的7月23日,日军悍然闯入高丽王宫,挟持国王李熙之兄李载冕上位,迫使李熙下罪己诏,连同实际掌权的闵妃下台幽禁。如此强迫高丽王国完成亲日力量的更替。

    7月25日,日军大岛义昌旅团以一个联队的完整兵力,突然对驻扎牙山的聂士成、叶志超所部总数五千人发动猛攻。

    聂部匆忙应战,勉强挡住正面敌人。不料叶志超惊慌失措,临敌怯阵,竟然一碰之下,立即后撤。导致聂部差点腹背受敌。不得不放弃成欢驿阵线。退守公州。

    然而聂士成却没想到。28日他带着退兵还没到公州呢,半道上竟然遇到了叶志超率军北撤!竟是以为不可力战,要绕到跑几百里外的平壤去重整阵列。

    如果就这么跑了,也还罢了。偏偏叶志超这厮好大喜功,他不但丢弃了大量好不容易才运去的火炮弹药辎重,还很不要脸的声称打了一次胜仗!

    他大概没见识过《国闻报》的手段。结果前脚才发来报捷电文,后脚一份号外就给他毫不客气的揭了老底!

    李鸿章千叮咛万嘱咐,让这帮家伙小心点。用心做事。没想到仍旧弄出这样的丑事,面对满朝清流铺天盖地的弹劾,外界的各种嗤笑,他一边发电斥责,又把袁世凯直接派去了平壤。作用么,就是盯着那帮人别再闹笑话了。

    消息传到京城,光绪皇帝登时心情大坏。刚刚弄到手的精美书籍也顾不上欣赏了,疾言厉色的下旨斥责李鸿章,到底怎么做事的。

    翁同龢等一帮清流幸灾乐祸,跳着脚的落井下石。结果没有高兴两天。7月30日,《国闻报》就把翁师傅与其学生王伯恭的私密谈话给发了出来。

    谈话的背景。是6月高丽局势日渐紧迫,朝中一片主战之声。王伯恭表示忧心,认为“我国无论兵器还是战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轻率地开战”。

    翁同龢嘲笑他书生胆小,并说:“李鸿章治军数十年,扫荡了多少坏人啊!现在,北洋有海军陆军,正如火如荼,岂能连一仗都打不了吗?”

    王伯恭认定“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今已知自己确实不如人,哪里有胜利的希望呢?”

    翁同龢说了一句要命的话:“吾正欲试其良楛,以为整顿地也。”

    什么意思?“你李鸿章不是牛么?好吧,我正要让他到战场上试一试,看看到底是骡子是马,将来就有整顿他的余地了。”

    这句话真的要命了!

    不管你翁同龢跟李鸿章有天大的矛盾,当前乃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战争期间,通过《国闻报》的普及,任何一个读书人都知道,必须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一旦输了,数千年中华上国,将要被一个当奴仆的蕞尔小邦踩在脚下,更可能引来虎视眈眈的列强瓜分吞噬!

    如此危机下,你翁师傅多方掣肘,施加压力也就罢了。居然说出这样丧心病狂的话来,到底是何居心?你到底是站哪头的啊!

    这片文字,篇幅不长,编者也没有添油加醋,完全站在旁观者的力场上忠实报道。

    但在京城内外,全国各地,引起一片轰然大哗!

    翁同龢,那是两朝帝师,天下清流的魁首,道德楷模,近乎完人一般的领袖。居然如此胡说八道,还有没有节操了!

    由于连续三个月来累积的口碑和信誉,绝大多数读者竟没有第一时间怀疑《国闻报》造假!

    要命的是,翁同龢这帮人摇着小扇子说风凉话可以,背后算计人也行,唯独对控制舆论和危机公关一窍不通。他们竟没有第一时间出来否认。

    而作为当事人的几位,脸皮也没有历练的那么厚。被盛怒之下的光绪皇帝召到殿上叱问,竟讷讷不能言。

    这下子等于不打自招了。

    京城里小道消息传得不是一般的快,转眼之间,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翁同龢是真的说过那句话的。

    西太后是每天都要听人念报纸的,李莲英又刻意的把这消息先拣出来了说了,当时就气的摔了杯子。

    李鸿章,那是她的人。北洋水师淮军,好歹也都听她的使唤。要打要罚要收拾,那也是她老佛爷才能动手的。你翁同龢一个糟老头子,撺掇皇帝作对也就罢了,居然上杆子来挖老娘的家底儿?看来是不想好好过日子了。

    更何况李鸿章之前才打赢了一场,正需要他专心办事的当儿,你翁师傅说那样的话,是不是私底下还藏着什么手段呢?

    慈禧太后早想收拾此人,奈何一直找不到机会,也拿捏不到这老家伙的证据。

    今天整好有了话柄,一辈子斗争整人起家的叶赫那拉氏,绝对不会放过机会。

    好像老天都不帮忙似的,前脚报道完了,后脚一大帮高丽儒生不知道哪儿得到的消息,居然集体跑到皇宫前叩阙央告。请皇帝下旨清理小人,支持李鸿章大人用兵高丽,驱逐日寇。

    要说雪中送炭的人少,落井下石的人就多了。看翁同龢不顺眼的人那也多了去了,眼红他位置的更是不在少数。

    于是乎,弹劾翁同龢的折子铺天盖地,一眨眼就盖过了李鸿章的份量。后党首脑孙毓汶在朝堂上慷慨激昂,口若悬河的大肆贬斥。翁同龢是的道学先生,面子上的事儿一向看得比命都重要。这下子给人一刀捅进了心口窝,当场气的吐血!

    7月31日晚,光绪微服前往东单二条胡同的翁府,看望不得不罢职开缺的老师傅。

    翁同龢躺在床上,额头捂着白毛巾,忧伤的望着光绪,老泪纵横。

    他挣扎着要下来行礼,却被光绪一把按住,安抚道:“翁师傅劳累多年,暂且歇息些时日也好。如今朝野齐心,定能战胜区区倭奴。待来日风平浪静,再来帮助朕不晚。”

    翁同龢心里头那个憋屈就没法说了。他整准备大展宏图,辅佐皇帝当一位千古明君呢,眼瞅着到了节骨眼上,却被一记冷枪打翻在地。那股恼火,愤恨,羞怒交加,无以形容。

    皇帝如此说,他要信了那才是傻瓜。到时候他想回来,也得看西太后乐意不乐意。

    虽然落到如此地步,他仍旧忠心耿耿,抓着光绪的手叹道:“皇上的恩情,老臣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今番事出有因,一切以国事为重,皇上仍要拿定主意,万不可轻易退让。”

    光绪握紧拳头,郑重点头:“朕一定把这场仗打下去,直至倭人彻底服软。”

    翁同龢又叹气,他的意思是让皇帝抗住西宫的压力,可不只是打仗那么简单。再说了,要是能够轻易打赢日本的话,他才不会一个劲撺掇着开战。那不诚心帮李鸿章刷功劳么?

    皇帝还是年轻啊!

    翁同龢不得不换了套词儿:“皇上想要了解西洋各国是好事,不过那洋人的书看看就罢了,万不可学他们那套禽兽之道。秉持我圣人正统,教化人心才是正道。”

    那套《不列颠百科全书》送来之后,光绪喜爱的手不释卷。之前特别给宫里送来的《大国崛起》、《中华发明简史》、《海权论》、《战争论》,以及严复参与修订的《天演论》等书,都引发其很大的兴趣,时常翻阅。

    翁同龢等人对此很不高兴。一个皇帝,不学圣贤书,老是对这些等而下的末流小道下功夫,不是为君之道。

    光绪虽然不以为然,却也不想驳他的面子,点下头:“朕知道了。”

    翁同龢又嘱咐:“报纸一物,颇能鼓惑人心。朝廷若不能操之在手,也要小心纵控。一旦让心怀叵测之辈掌握,对朝廷国体非是好事。西洋人假口言论自由,乃是动摇国本之害,不可不察。”

    光绪眉头微微一皱,翁师傅的心胸未免小了些吧?人家说两句实话,你就要下手除根?总起来说,《国闻报》一直都还算秉持正统的。

    不过他既然来了,总要给老师傅一个安慰,应付着答应下来。只是这态度,压根就瞒不过翁同龢的眼睛。

    一时间,对大清朝忠心耿耿的翁师傅忧心忡忡。这么下去,大清国祚闹不好要出问题啊!天下间无父无君之辈多了,绝非朝廷之福。不行,今日劝不动,他也要叮嘱张謇那些个学生们,一定要把皇帝给照顾好了。

    光绪走后,翁同龢叹息了半天,夜不能寐。

    第二题,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同时宣战!(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巡航a的月票。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