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其实在后世随着西医的不断发展,中西医之间的争论持续了数百年。
www.biquge001.com726在与她讲解历史时曾特意提到了这一点,中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作为伪科学而存在,直到地球时代末期,人类基因组完善计划第一阶段工作完成,人们在对各种基因病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基因病并非来源于长期极端的饮食或者恶劣的环境,而是来源于新型药物的不断开发。早在地球时代中期,西方就有一位叫做曼德尔森[1]的医生提出,人类所开服的大多数化学药物并不都是治愈疾病的良药,它们所带来的副作用可能超过了它们本身的药用价值。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们又重新意识到了中医理论的玄妙之处。中医与西医的平衡在地球时代末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要知道西医的另一个历史曾用名叫做对抗疗法,主张相反的事物应当以相反的方法治疗(contrariestraries)。其原理是基于体液论,认为人体的每个器官或每种疾病以及每一种治疗药物都具有热、冷、干、湿的特性,如果过干过冷,就应用湿热的方法去治疗。这与中医里提到的扶阳以配阴,育阴以涵阳何其相似。
阿苒所说的这些皆是来自后世不断争论之后的结果。争论引发对比,对比来源于对双方特征的总结。不过寥寥数语,却凝结了无数人的智慧,在后世看来或许平平,可对这些人来说,如果没有对中医理论的深刻认识,如何能说出如此精辟明了的话来?
她话音刚落,就听一人抚掌大笑道:“好一个人身小天地,妙哉,妙哉!”
人身小天地是距此一千多年后清朝的医学大家唐立三所著的《吴医汇讲》中提出的一种天人同演论。这个理论妙就妙在。它认为人本身就是一个缩小的天地,天地中存在的自然法则,在人体内也相应存在。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于天地间。无处不与天地合。人之有病,犹天地阴阳之不得其宜。故欲知人,必先知天地。这种天人之说承接易经的阴阳之论,几乎涵盖了中医最深层次的精华所在。
此言一出,几乎在场所有人都微微失神了片刻,就连莫霈都说不出话来。其实关于天地一人身,人身小天地的理论,早在黄帝内经篇中就有提及。阿苒不过随口一句人身小天地,却使得莫霈如雷灌顶一般,只觉得千言万语也敌不过这简简单单五个字。
他双目赤红。怔怔看着阿苒,好半晌,才喃喃开口道:“……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地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2]。”
阿苒点了点头。慢慢道:“人身小天地,无非是天人一理,天乃一大天,人乃一小天。天有日月,人有双眼;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金石。人有筋骨;天有五岳,人有五官;天有金木水火土,人有心肝脾肺肾;天有雷电风云,人有喜怒哀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故以头圆似天。足方如地,眼目同日月,声音仿雷霆,血脉若江河,骨节以金石,鼻额比山岳,毫发类草木。而人禀健顺之德,以生五行之气,隐于五脏,见于六腑。所谓呼吸,即阴阳运输也;津液,即雨露灌溉也;光泽,即花木荣繁也。顺而调之,真气乃安,邪气乃正,反之则病。”这段话前一半出自《论相篇》,后一半出自《人身小天地论》,无一不是千百年来的经典之作。
莫霈听后呆立了半晌,他读了一辈子医书,自以为早将医理烂熟于胸,却不想眼前这倦容恹恹的少女竟然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是青出于蓝。
人身小天地,这简直就是五字真言。只有在阅读了大量典籍之后,认识与见解到达了一定高度,才能做出如此精辟的总结。莫霈原本就精通岐黄之术,阿苒自己尚不觉得如何,他却听得如痴如醉,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越往深处想,越是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原先那些羞恼愤怒之意顿时烟消云散,就连阿苒在他眼里也变得深不可测起来。
人就是这样奇怪,之前阿苒就算有牛肉汤实验佐证,有姜橧等人的力挺,他对她的细菌论依旧嗤之以鼻;可在见识过她对医理的精辟总结之后,又忽然觉得此人不能小觑,她对医学并非一窍不通,这样的人所提出的《细菌论》就一定有其独到之处。
整个藏内静可闻针,人人皆沉醉于阿苒的人身小天地理论中。
忽然听到一个少女的声音叫道:“那衣服穿少了吹风着凉引起的风寒,难道也是细菌入体所致?”
说话之人正是郝语环,她见连莫霈这样的人都要被阿苒收服,心中不由着急万分。不得不说,这郝语环毕竟家学渊源,有心要找漏子,还真能让她找出这么一两个。
阿苒立即就被她问住了。她在得知自己的文章登上了石门抄首版头条之后,并没有急着出来享受荣登榜首的快感,而是在脑海中查询人工智能思考了一下可能会被刁难的对策。与在祁连山顶迎宾馆的那次演示实验不同,那时的听众都是从头到尾观看她的细菌实验,亲眼所见结果,整个人都被这种全新的理论所冲击,脑子里还在努力消化理解细菌学说,根本就没来得及刁难她。但此时在场的大多数人并没有从头到尾亲眼见证牛肉汤实验,原本根深蒂固的风邪说自然不可能轻易动摇。即使她带来了实验结果,他们也是将信将疑,更有可能如郝语环这般早就得知了细菌论内容的人,早早就准备了刁钻的问题等她来答疑。
阿苒本身并没有对医学有多深入的认识,也没有意识到人身小天地论有多了得,只不过被姜橧夸了一下,立即就打蛇上棍的借题发挥,脸上装作一副胸有成竹高深莫测的模样。实际上内心深处也是惴惴不安。这就是基本功扎实平时学习认真的人与靠小聪明熬夜赶小抄之人进入考场时的区别所在。
其实人工智能并不是没有给出答案,只不过涉及到免疫系统免疫力体表屏障这么多复杂的专有名词,一时半会的功夫,阿苒如何能看得懂?她自己都弄不明白。多说只会多错,反而容易露出马脚被人抓住。毕竟在场众人都不是傻子,有些事一点就透,有些错一看便知。若提问的是别人,她大概会含含糊糊的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容我想两日再给你答案。”可对方偏偏是那个彼此互相看不顺眼的郝语环,让她当场向郝语环认怂,这是万万不行的。
阿爹说过,面对敌人,若是情况被动又无法示弱。就绝对不能露怯,谋定而后动,总有办法逃出生天。就像遇到了落单的雪狼,如果惊慌失措转身逃跑,基本上有死无生。
想到这里。阿苒的脸色忽然有些古怪,她似乎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眼里露出笑意来,又出于礼貌似的极力克制着自己。
郝语环咬着唇,冷冷的盯着她道:“有什么好笑的么?”
阿苒等的就是这句话,她噗嗤一笑,大概又觉得这样笑实在太过直白。便深吸一口气,故作镇定道:“不,不是……我只是突然想起了以前读到祖父留下来的细菌论时,我也想到了同样的问题。”
何苒之所以被称为医圣之后,就是因为她祖父写了一本轰动天下的《千金方》。说实话,以她的年纪能对医道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在场众人中的大多数在某一瞬间都觉得自己一把年纪活在了狗身上。此时听她承认细菌论源于医圣,人人都发自内心的舒了口气,暗道:“我就说嘛,她一个女孩子小小年纪,如何就能强到逆天?细菌论出自医圣这才合乎情理。勉强说得过去。”
又有人则捶胸顿足的想:“老子怎么就没有投个好胎,也不知医圣手里到底存了多少干货,一本千金方,一篇细菌论,若是落在我手上,这辈子就不用为岐黄点发愁了。”
……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只看到了表面,莫霈忽然沉下了脸,厉声道:“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房,中风则为肠风;外在腠理,则为泄风……这可不就是千金方中诸风一篇?何姑娘,你祖父一会是风邪,一会是细菌,到底是哪个是你祖父所著?”
郝语环本想斥责她故意转移话题,一见莫霈质疑阿苒,立即幸灾乐祸的闭住了嘴巴,乐得看笑话。
阿苒对这个问题倒是早有准备,不动声色将话题转移了之后,让人工智能进入引导理解模式继续搜索答案,自己则轻轻叹了口气,满脸惆怅道:“千金方是我祖父早年所著,细菌论则是他老人家未完成的设想。肉因何而腐,又因何而不腐?为何天热易腐,天冷不易?为何食之易腐,沸后放冷则不易?若风邪为无形,这些问题便无解,若风邪为有形,则可迎刃解之。人身如天地,焉知风邪不若人身?万物之道皆同,唯大小形貌各异。人于天地何其微也,以天地视人,一如以人视风邪,又如参天古树俯视丛丛菌子,故以细菌名之。我所做的不过是将祖父提出的设想尽可能的完善成理论罢了。”
蛇女在边上笑意盈盈的看了许久,听到这里终于收了媚笑,忍不住长长感慨一声道:“医圣他老人家果然名不虚传。所思所虑,无一不别有深意。可惜啊……这样的人物,只恨今生不得一见。”
姜斐不知何时已经悄悄的溜了回来,怕被那莫不坏再扔出去,缩在人群中都不敢露头。他见蛇女兀自嗟叹不已,不由小声嘟哝道:“你见了又如何?难不成连老人家你都不想放过?”
他自以为没人听见,一转头就看见原本缠在蛇女脖子上的那条大蟒正瞪着黄澄澄的眼珠盯着自己,嘶嘶游弋的蛇信正好与他嘴唇碰了个正着。
姜斐尖叫一声,想也不想就跳到了边上一人的背上。
那人木然转过脸来,可不正是莫不坏?
姜斐顿时捂住了嘴,摇头示意他没有出声。
莫不坏根本不理会他,反手捉住姜斐的后领,用力往外一扔。在大骂声中,姜斐又化作一道漂亮的弧线飞了出去。
ps:
注[1]:曼德尔森,全名为delsohn ,本文所用观点出自其所著的《ic》一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注[2]:此段文字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篇五之五阴阳印象之论。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