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618章 三星这个老六,台积电蒙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618章 三星这个老六,台积电蒙圈!

    “当下高德导航已经是全球第一导航平台,用户数量突破4亿。www.biquge45.com

    “不仅私家车司机在用,网约车、出租车司机也在用,还有很多外卖骑手、电动车、摩托车用户,都在用高德导航。”

    “这导致高德导航的大数据非常精准,非常强大,能够第一时间反映出道路实时状况。”

    “再加上我们强大的星逸云数据中心,直接将济州实时路况生成智慧交通系统。”

    “如果再将济州的交通信号系统联动起来,让济州交通信号系统和高德导航通过星逸云数据中心,全部接入智慧交通系统,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哪里出现大规模拥堵,还能直接通过算法智能操控,或者人工干预,调整附近的交通信号灯,及时疏散车流量,减少拥堵。”

    “同时通过高德导航,提醒后方车辆前方严重拥堵,提前更改路线绕行,避开拥堵。”

    “前方发生交通事故后,也可以通过高德导航,及时提醒后方车辆减速注意安全。”

    “还可以实时分析车流量大小,智能调控红绿灯时间和间隔,实现绿波路段,快速通行!”

    “甚至节假日期间,提前预测拥堵状况,通过智慧交通系统,调控部分路段的红绿灯,实现个别方向限行,防止堵车加剧。”

    有时候高架上都堵成一锅粥了,前面的车下不去,后面的车还源源不断地挤上来,导致拥堵越来越厉害。

    不仅高架堵得更厉害,连下桥口和上桥口都给堵死,导致下面的路也走不通。

    但通过智慧交通系统,及时预测发现这一状况,直接把上高架的信号灯变成X,进行限行。

    同时把下桥口绿灯暂时延长,尽快疏散,完全可以迅速解决拥堵。

    尤其是东西主干道的很多红绿灯,完全可以根据路况,减少红灯时间,延长绿灯时间。

    毕竟在济州这个城市,东西走向的车流量是南北走向的十倍不止。

    若是每一个东西走向的红灯都很久,左转车辆根本不多,纯属耽误时间,加剧拥堵。

    但高德导航+智慧交通系统,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柳主任心情大好:“联动高德打造智慧交通系统,好!这个项目也纳入重点项目,济州要第一个引进!”

    两人一直聊到很晚,最后,柳主任感慨万千:

    “王董,相见恨晚啊!今日受益良多,你的很多思路,让我醍醐灌顶,耳目一新。我都想请你去市委做演讲,给我们开开眼界了!”

    王逸连忙摆手:“柳市长言重了,今日咱们交流,我也受益匪浅。相信在各位领导的带动下,济州可以发展得更美好。”

    “哈哈,这需要我们一起努力。你放心,我回去就召开会议,让规划局尽快做方案,然后递审。”

    “好,那我静候佳音!”王逸心情大好,这事基本稳了。

    以后西城以恒大地产为主,而东城则以星逸地产为主!

    看似分庭对立,但实际上,层次完全不同。

    恒大还处于拿地卖房赚钱坑地方的第一层,星逸科技已经站到了打造一整座城市,打造教育高地,实现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甚至aI医疗大模型的第九层!

    两者之前差的,可不只是一个万科,一个龙湖,一个绿城,还得加上好几个百度和阿里。

    这便是第一层和第九层的差距,也是恒大破产,星逸科技走向全球的差距!

    战略高度,决定一切。

    当然,最主要的,也是王逸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些企业家只想赚钱,甚至没有节操大肆收割,不顾百姓死活,只管自己和家人润出去。

    这种人渣,活该没好下场。

    但王逸不同,他赚了钱,只想着怎么在国内投资。

    只想着如何击败欧美巨头,实现国产崛起。如何打破欧米封锁,实现技术突破。

    只想着如何超越欧米,领先全球。

    让国内百姓的生活超越欧米,医疗超越欧米,科技超越欧米。

    让过去部分国人的米国梦,变成很多外国人的东方梦!

    而这一个时间节点,不会太远。

    王逸可是清楚,现在国外还有点优势。

    但十年后,国外可是一塌糊涂,很多方面都不如国内。

    哪怕当下炽手可热的欧联,

    十年后都得被端上餐桌。

    都成菜了,谁还傻不拉几地润过去。

    这些人花费巨资用尽浑身解数,从用餐者,变成一盘菜!

    那就太菜了。

    而王逸要做的,就是让这一节点提前一些到来。

    未来十年的变化太快,只能说猝不及防。

    未来二十年的变化,那就更快了。

    像是医疗aI大模型,一旦成熟,比起绝大部分的医生都要厉害。

    无他,现在医生看病,也不是凭借经验给你诊断,确诊。

    相反,都是根据指南,让你去做检验、检查,去抽几管子血一一化验,去做B超,去拍cT,去做核磁共振……

    然后根据检查结果,来诊断。

    运气好,检查出异常,直接诊断。

    运气不好,没检查出异常,还得一趟趟复诊,要重新检查其他方面,一一排除。

    误诊,漏诊,都少不了。

    比如前世王逸的一位大学同学张三,外省某四线城市工作。

    每天早上起来,一落地,脚后跟就疼,去当地医院看了看。

    医生问了问情况,说疑似脚底筋膜炎或跟腱炎,问张三是不是运动相关工作,运动过度,伤着了。

    张三说自己最近没怎么运动。

    医生又猜测是不是通风引起?让张三去测尿酸。

    张三第二天一早,空腹测尿酸,尿酸540。

    四线城市的二级医院,没有专业的风湿免疫科医生。

    那位医生一看540尿酸,比起标准的420超标了,直接诊断,就是通风引起的疼痛,吃非布司他就行,戒酒,戒红肉,戒海鲜,戒高嘌呤高糖的食物,调整饮食,别熬夜,一天2-3L水,减肥……

    虽然不是专业风湿医生,但这一套他都清楚,类似的患者遇到不少,都是小病,都是非布司他解决。

    张三信以为真,直接上非布司他,调整饮食,减肥……

    结果疼的越来越严重,张三想到当地医院不大行,果断换大医院。

    一番搜索,张三找了省城的一位风湿免疫科专家,提前预约抢号。

    奈何这个专家一号难求,28元的普通门诊号,抢了足足五天都抢不到。

    国际门诊倒是有号,但要900!

    没错,同一个专家,在普通门诊挂号费28元,在国际门诊挂号费900元!

    考虑到病情重要,张三只能花费900,拿下该专家在国际门诊的专家号!

    随后立即买票赶到省城,住到三甲医院附近的宾馆,第二天下午满是期待地提前到达医院,进行候诊。

    终于轮到他了,结果仅仅三分钟不到就结束了。

    900元的专家态度很好,问了情况,但没有诊断,只是说有很多可能,先检查看看再说:

    脚后跟做个B超。

    类风湿因子检验。

    B27基因检验。

    ccP检验。

    总共400元。

    张三无奈,900元专家号,200多车票,几百块住宿费,就买了三分钟四项检测?

    张三有点懵逼,这和自己想想的大专家,有点不一样。

    而且三项检测都要早上空腹抽血,只能等第二天进行。

    当天下午,只能先做个B超。

    排队一个多小时,终于做上了,B超报告提示,足底筋膜附着点炎,跟腱附着点炎……

    张三看不懂,正懵逼之际,一位路过的医护人员友善提醒道:

    “小伙子,愣着干嘛,都快下班了,快拿着结果去找你挂号的医生看一看啊。”

    “对啊,否则不是白跑了?”张三可是清楚,明天这位专家就不来了。

    当即挂上复诊号,结果还得继续排队。

    都是等复诊的,前面还有十几个人。

    又排了一个多小时,都下班半小时了,终于到了张三。

    就在张三满心欢喜之际,专家只是瞥了一眼系统,道:“你的其他三项还没做啊。”

    “是的,医生,那得空腹抽血,要明天。”

    “那你等出了结果,再说吧。先检查看看。”

    张三懵了,试探道:“医生,那这B超结果能不能看出点什么?”

    专家很是和蔼:“等等结果吧,这个地方痛,可能性很多。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等等。咱们得一个个排除。”

    “好。”

    张三郁闷地离开科室,继续住宿。

    第二天一大早来到医院,排队半个小时,抽血化验。

    本以为抽一管子血就够了,结果一下子抽了三管子血!

    然后等结果。

    类风湿因子,一个小时内出结果,B27基因下午两点前出,ccP每周一周三周五下午四点前出。

    不巧,今天是周四,得明天出。

    中午前两项都出了结果,全部正常,张三只能回宾馆,再度支付200元住宿费,等明天的第三项。

    第二天,第三项也出结果了,也正常。

    张三懵了,所以自己四天的时间,200元路费,900元专家号,800元住宿费,400元检查费,300元伙食费,200元打车费,足足花了2800,最后查了个寂寞?

    张三凌乱了。

    但病还得继续看,还得继续拿着三项正常的检测报告,以及有点问题的B超报告,去找那位专家复诊。

    可问题是,复诊还得重新抢号。

    没错,除了当天的复诊号不用花钱,不用抢,后续再复诊,还得抢号。

    而那位专家又是一号难求,28元的想都不要想。

    并且,该专家只有周一,周三坐诊,其他时候都要去其他分院,离着很远。

    抢不上周一28元的普通门诊号,只能抢周三的900元国际门诊号。

    还要一直住到周三,足足五天时间,住宿费吃饭就得1300不说,单位那边请假这么久,也没法交代。

    尤其是公司内部都在降薪裁员,张三可不敢触霉头。

    更主要的,没查出结果,即便周三继续900元专家号,搞不好还是开一些化验,要重新查其他项目,又要折腾好几天,等出了结果,下下周再度复诊……

    根本伤不起!

    “找专家看病,就这么难吗?”

    一时间,张三都怀疑人生了。

    他这还不是大病,都这么困难,要是疑难杂症、绝症,那要难到什么程度?

    无奈之下,张三放弃了专家大牛,预约了周六的风湿免疫科的一位年轻主任医师,也是28的挂号费,虽然不如那位专家,但也是个三甲医院主任,也实力不俗。

    到了第二天,他看到了年轻主任。

    不同的是,那位专家的科室有个年轻的女孩子,估计是他的学生,负责提前叫号,安排病人排队。

    而这位年轻医生则是自己一个人,一趟趟出来收号,叫号。

    半个小时后,轮到了张三。

    医生看了看三项检验结果,皱了皱眉:“这是什么都没查出来啊。”

    又看了看B超报告:“你这是足底筋膜炎啊。你该挂个手足外科!”

    接着在电子病历上写道“转手足外科!”

    张三凌乱了,感情白忙活了?

    还得去手足外科重新挂号,重新检查?

    张三不想白跑,当即问道:“医生,我尿酸有点高,非布司他吃多久停药啊?”

    “你尿酸多高?”

    “540!”

    “540,谁让你吃非布司他的?”

    “我们当地的医生。”

    年轻主任沉默了一会,道:“先把药停了。”

    “???”张三懵了:“医生,和这个有关系?”

    医生道:“是不是越吃疼的越厉害?”

    “好像是有点。”

    “那就是了,先停药看看。这样,你也先别挂手足外科了,先停药看看,半个月后再来复查。”

    “好。”

    张三蒙圈地离开医院,又住了一宿,买了回家的票。

    前前后后花了近三千,最后也没整出个结果,只能等半个月后再说。

    但半个月后,还来吗?

    张三犹豫了。

    类似的看病过程,发生在全国很多地方,很多大医院。

    当地人还好,成本低,请假就是。

    但外地患者,可就费时费力费钱了。

    更主要的,误诊,漏诊,无法确诊,都有可能。

    而这个过程,若是用成熟的aI大模型来处理,会直接根据指南和患者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出各种疾病的可能性,会第一时间排除通风误诊问题,然后开一系列检查。

    这样患者在当地就可以做,根据检查结果,排除风湿性关节炎,强直,aI大模型给出后续诊断。

    这样效率更高,患者成本也更低,只需要去当地医院或者检验中心抽血拍片,两个小时搞定,就抵得上张三一周的奔波。

    只需要花400,就抵得过张三3000的花销。

    这便是aI医疗大模型存在的意义,完全不是人可以比的。

    毕竟专家看病效率很低,门槛太高,难度很大,过程复杂,费时费力,单是抢号都是大问题。

    而且900元的专家号,也是开单子检查、检验,也得靠检验数据诊断,出了结果还未必能抢上专家号复诊。

    既然靠检验数据诊断,都是数据说话,那aI大模型不比专家更专家?

    而且方便的多,成本也低得多,更节省时间精力。

    至于普通医生,还不如专业成熟的aI大模型。

    像是2023年,阿里达摩院的胰腺肿瘤cT训练中,在2万多人的真实病例回顾性试验中,发现了31例临床胰腺癌漏诊病变。

    没错,临床漏诊的胰腺癌患者,aI训练中给查出来了,并且31例。

    癌症最关键的就是时机,尽早查出来,尽早治疗,很大概率能治愈。

    但漏诊了,耽误了,等到查出来,可能早期就成了中期,甚至晚期,那就晚了!

    而且,阿里这只是不成熟的大模型,若是成熟的,那结果可想而知?

    十年后,或许是aI医疗辅助医护,但20年后,那就是医护辅助aI医疗大模型了。

    没错,到时候主力诊断的,就是aI大模型,医护人员成了帮手。

    没办法,aI大模型比大多数医护人员都专业。

    至于超越aI大模型的专家大手子,或许有,但是太少了,并且专家精力有限,接诊数量有限,绝大多数的病人根本挂不上他们的号!

    可aI大模型就不同了,完全可以轻易而举地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服务。

    可以说,成熟的aI医疗大模型,在普通医护人员的辅助下,能媲美甚至超越99%的专家。

    这便是aI医疗大模型存在的意义!

    其实看病和修车类似,现在修车,都是老师傅凭经验进行判断吗?

    并不是,相反都是电脑诊断,通过电脑查出故障码,根据故障码锁定汽车故障位置,进行维修。

    若是都凭经验,往往会导致检修了大半天,才发现检修错了,甚至把没问题的部位修出问题。

    可能一天的时间,才能排查出真正的故障点位置。

    而通过电脑诊断,几分钟就能查出故障点位置,很快就能修好。

    同样,未来看病也是如此。

    即便是专家,也不是全能型,一旦跨科室就会摸瞎,甚至误诊。想要不误诊,那就推到专业诊室,不管了。

    像是900的风湿免疫科专家,检查完后,确定和风湿免疫无关,也不会下结论,大概率会让张三转到手足外科重新挂号,重新一系列新的检查……

    至于多科室专家会诊,这就更难了。

    只是挂一个专家的号都难如登天,更何况多位专家多科室会诊,这难度太大了。

    而aI大模型就不一样,是全能的,只要训练到位,所有科室aI大模型都一清二楚。

    一个成熟的aI大模型,就相当于一个全能的全科室专家团队。

    普通专家的诊断,是基于本科室的诊断。

    而aI大模型诊断,是基于全科室所有病症的精确诊断。

    根本没法比。

    其实aI在精准创作方面,难度很大。

    但aI在精准诊断方面,难度不大。

    前者是基于现有数据,创造全新内容,并且媲美人类高等水准,自然难。

    但后者,只是基于现有数据,进行诊断,不需要创造新内容,这就很简单了。

    尤其是西医,都是检测结果诊断,一切数据说话,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那就更简单了。

    这也是王逸愿意投资省立医院东院,成为大股东的一大原因!

    就是为了用省立医院的大量医疗数据,喂星逸科技的aI医疗大模型!

    晚上,王逸来到宋思凝家,说了这一想法:

    “思凝,接下来我们会和济州进行一系列合作,包括投资省立医院,打造省立医院东院。还会成立星逸智慧医疗,打造智慧医疗平台,以及智慧交通平台……”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星逸医疗aI大模型……”

    王逸将整个规划都和宋思凝说清楚。

    宋思凝悉数记下:“好的,董事长,我会安排好。明天就去星逸大数据中心,安排aI医疗大模型的开发计划。”

    “这事交给你负责,我放心,接下来我们先办正事?”

    “???”全心工作的宋思凝一怔:“什么正事?”

    接着白皙的脸颊上,泛起一抹风情。

    医疗大模型的事情,由宋思凝负责,第二天,王逸便回到帝都,盯着星逸科技的大项目。

    只是王逸这边刚回到帝都,一则消息轰动全球!

    三星半导体将于今年年底,实现14纳米芯片量产!

    消息一出,全球哗然,台积电都不淡定了。

    老张更是冷汗直冒:“我们的20纳米芯片还没量产,三星年底就要直接量产14纳米芯片?他们疯了?”

    下属也蒙了:“假消息吧?三星半导体吃了炜哥了?竟然能这么快?”

    “肯定是假消息,三星的实力我们还不清楚?”

    “就是,咱们的20纳米工艺,现在还不成熟,预计4月份才能小规模量产,给苹果代工a8芯片!三星怎么可能那么快,年底就出14纳米?超越我们一大代?凭什么?”

    “不对啊,三星2011年量产28纳米,今年不应该量产20纳米吗?怎么直接上14纳米?他们这是掀桌子?”

    闻言,老张也蒙圈了:“按理说,今年的确应该上20纳米,可三星却是年底就量产14纳米,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他们放弃了20纳米工艺,直接量产14纳米工艺!”几人异口同声道,瞬间想清楚了一切:

    “靠,这个老六!”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