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524章 幽州胡马拓羯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524章 幽州胡马拓羯军

    风起。www.biquge900.com

    乌云低沉,细雨夹着雪粒扑面而来,

    风雪送归客。

    兵马沿闪电河而行,

    “广边军与山后子弟便在此分别,你们按原路返回山后,我率其余往西经坝上返回广宁。”

    广边军使黄瓜侯韦思仁接受武怀玉的安排,天寒地冻,风雪突降,需要尽快返回。

    “请都督放心,高某先协助韦军使带兵回山后,然后便来广宁与都督汇合。”广边军司马兼幽州都督衙内兵马副使高威说道,

    “嗯。”

    山后如今已经归附朝廷,百姓编户入籍,乡兵也点选出三千为府兵,又从中抽调了一千进广边军,另外还点了三千为武骑团练。许多边豪也都授官,子弟也多给出身。

    高威等山后诸寨其实还是挺满意的,特别是这次武怀玉会见奚王可度者,一句话就从奚部手里拿到了汤河河谷,还把边界推到了潮河西岸,拿到了半个潮河河谷,潮河可是山后大河,谷地更宽阔,可耕牧地更多。

    汤河潮河等新拿到的这些地,奚部大多会北迁,留下大片空地,武怀玉已经承诺部份是要拿来做府兵、边军、督府州县的屯田,以及公廨田、职田等,剩下的则部份发卖,大约还有三分之一,用来分授给山后百姓,自然也包括这些山后豪强大户们。

    不管是分还是买,这次山后边豪们,都能沾光,为自己新增很多土地牧场,这自然也是赢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和赞赏的。

    武怀玉先是展示强大武力威慑山后,然后又格外恩赏安抚他们,大棒加胡萝卜下,山后现在对大唐,对幽州都督府和他武怀玉,都是十分恭顺,甚至说的上已经是结成了很紧密的同盟关系。

    武怀玉也有意重用山后边民和幽州内附的靺鞨、奚契等蕃人,用以制衡范阳卢氏等名门士族旧豪强们。

    北燕州新增赤城县、龙门县、广宁县、丰宁县四个边县,檀州增设新隆县,营州增宽城县,蓟州增遵化县,沿边新增了七个县,并陆续将设立十三个边市,与奚契突厥互市。www.luanhen.com

    仅山后就增加了赤城和丰宁两县,对山后重视非同一般,何况武怀玉还要重启望云驿路。

    从幽州经军都关、长安岭、雕窝堡、赤城、直到独口堡出塞。

    在这条驿路上,还要打造一条镇戍堡垒,有一边串的堡垒,不仅要恢复白云堡,建赤城,还要在赤城北面再增建望云堡,恢复古关独石堡等。

    甚至在怀戎县的桑干河与妫河间,再打造一座土木堡,增强北燕州城的防御力。

    除了设县建堡重开驿路,最重要的还是这里会开边市,驿路也就是商路,边市更是财富。

    红河流域有很好我的铁矿资源,武怀玉已经跟高鹞子等诸塞边豪们达成初步协议,武怀玉组织工匠,负责开采冶炼的技术这块,边豪们主要提供人力,大家合作开采、冶铁,甚至打造铁锅、铁犁等铁器,

    有优良的铁矿资源,加上边市、商路,还怕到时不赚钱?

    反正武怀玉给山后边豪们画的饼够大,把他们一个个说的无比兴奋,他顺便还给范阳卢氏等分了点边脚料,让他们也能分杯羹。

    山后,几百里地方,比一些州都要大的多,现在也有万余户,潜力还是很大的。

    上古黄帝部族缙云氏之地,汉代时曾在雕窝寨置女祁县,其北面,属斗辟县造阳之地,战国燕破东胡后,筑燕长城,便是西起造阳,东至襄平。

    后来汉弃造阳以北九百里地,放弃了长城以外。

    晋代时这是广宁郡的下洛县地,北魏从赤城向西至五原修长城,东西二千余里,北魏六大边镇之一的御夷镇,便设在独石之南的长城塞内。

    武德年间,唐军基本上也只是控制军都关以内,军都关以外的北燕州之地,也是在武德末年才收复,还基本上只控制了一个怀戎城而已。

    如今武怀玉到来,当然不会满足于仅恢复北燕州旧地,把几块盆地纳入控制的。

    山后要控制,宣化张家口怀安那一带更别说。www.luanhen.com

    现在这一片地区,是粟特胡在聚族而居,开拓自治。

    这些沿着丝绸之路一路过来的商业民族,能言擅语,经商头脑了得,甚至还通过拜火教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传统。

    当然也有一些粟特胡,被称为突厥化,在土门可汗建立突厥汗国后,大量粟特胡涌进突厥境内,他们逐渐控制了突厥汗国的贸易和外交,甚至影响改造了突厥的文化,入侵了突厥的权力中枢,多次代表突厥汗国出使波斯萨珊和东罗马的都是粟特商队。

    甚至使的突厥汗国一度都是使用粟特文字,不管是始毕还是如今的颉利,都非常信任粟特胡,其汗庭里有大量的粟特胡。

    甚至诸如老资格的阿史那思摩,都是粟特胡女所生,长的一脸粟特胡相。

    如今在颉利统治的东突厥,有专门的胡部,都是粟特人组成的部落。

    不过粟特人影响突厥的同时,也被突厥影响着,不少突厥粟特胡部,也有不少突厥化,这就好比西班牙裔美国人一样。

    他们长期与突厥人相处、定居,也接受了突厥人的生活方式,只不过他们依然还有经商的天赋,

    许多粟特胡部主要定居生活在农耕游牧交错的地带,诸如河西走廊,再比如河套平原上,又诸如代北、幽燕,甚至营州,

    他们选择这些农牧交错地带定居,也是这些粟特胡人擅于经商的头脑的投机选择,甚至也是看中这些位置的地理便利,方便买东卖西,把中原和草原的商货流通,甚至也是看中这些农耕交错地带的各方鞭长莫及。

    在燕北州西面的洋河流域的粟特胡人,不少还属于杂种胡,也就是粟特与突厥甚至汉、奚等通婚混血。

    武怀玉这次回幽州,特意没走原路,而是绕去张家口,也就是他新设的广宁县,就是要收编这些开始突厥化的粟特胡,甚至是杂种胡。

    李白说,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高适说营州少年满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历史上,这些粟特胡在唐代是不断内迁、壮大的,最后出了安禄山这样的杂胡叛将,差点掀翻大唐。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入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相比于那些迁入长安、洛阳等中原内地的粟特人,他们大多数对传统更尊重,始终保持着对拜火教的信仰,甚至坚持着粟特族内通婚,也保持粟特胡服。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粟特人天生逐利,习惯四海为家。

    据说他们祖上昭武九姓本居河西,后一路迁居西域河中,再到后来魏晋之时,又开始大量东迁,沿着丝绸之路,从河西走廊到长安洛阳,到塞上草原,到长城边境线上,到处都遍布他们的身影,无数的粟特定居点。

    这些人有几分维京海盗般的勇敢,只不过他们主要是以贸易商业开路。

    不过这些人不管到哪,始终自视为粟特人,这是武怀玉最不喜欢的地方。

    如果能够和鲜卑人一样汉化融入,他其实也是欢迎这些人的,可惜安史之乱证明,这些人永远就是胡人。

    粟特人最可怕的地方不是他们擅于经商能说擅舞,而是他们不管到哪,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部落组织,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群体,还保持着共同的信仰。

    “都督打算对粟特胡动手?”卢承业问。

    “这些粟特胡居于长城之内,那就应当是我大唐子民,可唐开国以来,他们虽贡赋版籍,却不上户部,这些人有自己的首领萨保,有自己的拜火教祭司,比起之前的山后诸寨,才是真正的心患之腹。”

    “一群喜欢贸易的商人而已,有他们在,确实方便互通有无,没那么严重吧?”卢承业觉得武怀玉有点小题大作了。

    一群粟特胡,能翻起什么风浪来。

    他觉得粟特胡选择在这些地方落脚,也不过是看中这里能更方便贸易,再则这里隋乱以来,成为边塞农牧交错地带,可以夹缝中生存。

    “卢承军应当跟这些粟特胡比较熟悉吧?”

    “算不上熟悉,但有过些接触。”

    “那就有劳卢参军先行一步,先入长城到于延水会见粟特胡,与他们的萨保先谈一谈。”

    洋河,此时叫于延水,也称修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里记载,于延水,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东南流经且如县故城,即修水也。

    于延水上游有东南北三条支流,在张家口附近汇聚,向东南经宣化在涿鹿汇入桑干河,在幽州汇入永定河。

    这条河还挺长,虽说河不宽水不深,但有时又还挺急,遇夏季暴雨时还容易发洪水,

    上游支流东于延水就有近三百里长,干流也有二百余里,全长五百多里,于延水流域也都属于比较好的盆地,尤其是干流和东于延水流域,全长五百余里,都是极好的盆地平原。

    同时,通过东于延水河谷,也正是一条直通河东代北云州,也就是大同的重要通道,与其南面的桑干河谷直通云朔一样重要。

    粟特人选在于延水这片流域定居,确实选了个好地方,通过于延水和其支流,既可东入幽州,也可北出塞外,还可以通云朔、太原,从飞狐陉走易州定州也比较方便。

    明清之时,张家口可是成为北方商贸中心之一,成为商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如今的幽州虽说仍只是边地都督府,并没有成为都城,张家口的位置也还没那么重要。

    可这个地方的商业价值,无疑粟特人还是很敏锐的察觉到,并抢先占据了这里。

    “都督想要我跟他们谈什么?”卢承业问。

    这位卢五郎自从被武怀玉征辟为参军后,也是没停过,武怀玉很喜欢用他。

    “首先自然是编户齐民,然后就是不允许私拥武装,再则贸易经商,开店行商,都要纳税,于延水流域,我已新设永兴(涿县)、文德(宣化)、怀安、广宁(张家口)四县,各设乡置里,他们粟特胡以后都要受朝廷官府管辖,”

    言外之意,没有了自治之权,尤其是没有治外法权。

    “当然,我也尊重粟特人的传统,他们信仰的拜火教,修建的胡寺,只要接受朝廷的管理监督,都可以保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