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23章 荣升馆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 荣升馆主

    东宫。www.biquge45.com

    崇文殿,皇帝李世民听闻司经局的动作特意带着皇后领着太子过来观看。原本被皇帝搬空的崇文殿,如今居然又聚齐了许多图书。

    “怀玉,听说你最近满长安的收集图书,皇亲国戚,宰相王公都被你一一登门拜访了啊,你弄了多少书来?”

    “回陛下,约万卷书。”

    “万卷?”李世民惊讶。

    “朕之前全国征书,又搬空秘书省、司经局等,也才在门下省弘文殿聚经史子集四部二十余万卷,你这短短时间就聚书万卷了?”

    “回陛下,臣调任司经局,发现司经局无书,崇文殿空虚,与局中属下去各家化缘求书,大家听说是为东宫求书,都是争相献书,如陛下原潜邸秦王府十八学士家,多的如邢国公房玄龄、莱国公杜如晦献书二三百卷,少的也献书百卷,连在外地任官的许敬宗学士的妻子裴娘子听说,也是立即献珍藏四书三百卷,还有尚书左丞魏征,这次也特献书三百卷,还把自己写的一套史料笔记也一同献上,

    就连统兵打仗的武勋,如周国公武士彟家、齐国公秦琼家、卢国公程咬金家、营国公樊兴家、永康公李靖家、宣城公武士棱家等也是纷纷重金购书进献东宫。

    其它一些皇亲国戚,诸如赵国公长孙无忌、许国公高士廉,还有大将军长孙顺德、任城王李道宗都纷纷献书,

    臣也不敢太过打扰大家,所以一家最多只接受一二百卷书,如魏左丞、杜尚书、许县丞家中书多,且也都非常精美,臣才接受了三百卷。

    要不是很多家献的书都是重复的,臣没有接受,只怕十万卷书也有了。”

    “这些都是圣天子贤明,储君太子名声好,所以大家才这般积极······”

    李世民左看看右瞧瞧,原本空闲的书架又开始堆满了书,而且他看了下,整理的很好。

    “接下来还有何打算?”李世民问。

    “臣拟将这万卷书按经史子集整理分类,按甲乙丙丁分库藏之,然后再抄写几份,正本珍藏崇文殿,抄写的副本,一份存放东宫司经局,一份赠送弘文馆,一份送秘书省,若还有余,便送国子监、地方州县官学等。”

    李世民听了很来兴趣。

    “那这工程可不小啊,弘文馆聚书二十万卷,朝廷可是调派一百多名楷书手和许多熟纸装潢匠,进行分类整理校订,然后抄写装订,

    想不到司经局倒也有此志向,好。www.biquge700.com

    皇帝即位后把原来门下省的修文馆更名为弘文馆,聚书二十万卷,还精选天下文学之士如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人以本官兼弘文馆学士,

    不仅校正撰写图书,还负责教授弘文馆的皇家宗室及王公子弟的馆学生,另外这些学士还更日宿值,皇帝听朝间暇,引入内殿,讲论前言往行,商议政事,成为皇帝的顾问参谋。

    李世民向来比较重视文教的,做秦王的时候就设立文学馆,招纳天下名士。

    皇帝看着殿中的那些重新聚集的书籍,又看着武怀玉和殿中司经局的官员们,然后看了眼年幼的太子。

    之前李纲责罚太子,李世民知晓后也没偏袒太子,反而赏赐了李纲。

    “我大唐如今中央官学有六学一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和弘文馆,六学隶属国子监,弘文馆隶门下省。

    朕看,东宫也可以再设一文馆,观音婢,你觉得如何?”

    皇后从始至终只是陪伴皇帝,并不作声,“陛下决定便好。”

    “那就设立崇文馆,掌东宫经籍图书,并招收职官三品以上带公侯封爵子弟,暂定二十名馆学生,课试举送如弘文馆。

    怀玉,你来做馆主。”

    李世民点怀玉的名,并决定也仿弘文馆选一批有才学的文官名士做崇文馆的学士,五品以上本官的兼崇文馆学士,五品以下兼的则称崇文馆直学士。

    除以本官兼职的馆学士、直学士外,再另设校书郎二人,正字、令史等。

    馆主是负责馆内日常事务的,武怀玉这个馆主,也带崇文馆学士衔。

    弘文馆的馆主是褚遂良,是学士褚亮的儿子,早在秦王府文学馆时期,这位褚亮的儿子,也是欧阳询、虞世南两书法大师的弟子,便得李世民信任,一直实际负责馆内日常事务。

    如今也是弘文馆的馆主。

    武怀玉这个新设崇文馆馆主,不论品级还是爵位,都比褚遂良这个直学士要高。www.kmwx.net

    虽然论文学造诣或是书法水平,肯定远不如小褚。

    但崇文馆的设立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请一批饱学之士教授太子读书,再招上一大批皇家宗室子弟、皇太后、皇后家子弟,以及宰相王公大臣子弟来陪太子读书。

    人不需要多,二三十人开一个班就行。

    这样以后太子都不用再去弘文馆读书了,直接在东宫里读书。

    皇帝甚至想着,崇文馆招一批年轻些的官员学士,以后他们也是太子的辅佐班底,那些年轻的王公子弟,将来也能成为太子的忠实属下。

    从小开始培养太子。

    挺好。

    李世民没让李纲或裴矩做这崇文馆馆主,甚至不打算让他们兼学士,也是考虑他们年纪太大了,他希望选一批年轻的人辅佐太子,能够一直辅佐太子左右。

    这个结果倒是出乎武怀玉意料,虽然他确实往这方向努力,但也只是当成一个长期目标,可现在突然就飞升实现了。

    他记得崇文馆应当开始叫崇贤馆来着好像,似乎是贞观十几年的时候才设置的,现在就提前设立了,是不是这蝴蝶翅膀扇动的太猛了一点?

    他瞧了瞧年幼的太子。

    自己能不能保下这太子?

    这个念头一升起,他又犹豫了,这种逆天改命的事,他觉得自己胳膊太细了点。

    有些事情并不完全是偶然原因造成的,一定是有很强大的力量所主导的。

    他觉得还是先不要想那么远。

    武怀玉谢皇帝,然后提了一个小小建议,就是目前条件不足,不如司经局一个衙门两块牌子,局里的这些校书郎、正官、令史、典书等,也可以兼崇文馆里的差事。

    李世民从谏如流,怀玉顺势请求能多调拔一些熟纸装潢匠、笔匠等,也多调派一些楷书手等,亭长、掌固这些吏员也增补,还有就是公廨钱等也希望拔一些。

    “朕都允了。”

    皇帝不仅同意司经局一个衙门两块牌子,还给司经局拔了更多公廨钱,甚至给司经局官吏们加了份兼职的俸料钱。

    拿双俸。

    还让有司给司经局官员们解决职分田的问题,并特旨给司经局拔付公廨田,以充办公经费、公厨餐费钱等。

    “赏赐武馆主银瓶一对!”

    李世民一高兴,又给怀玉一对银瓶。

    现在怀玉家里银瓶都有七八个了,可以拿出来摆一排炫耀。

    当天,怀玉拿着圣旨找有司衙门要钱要人要粮要地,都是一路畅通,没有谁敢对皇帝的圣旨说不字。

    楷书手三十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典书八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拓书手十人、熟纸匠、装潢匠各十人、笔匠六人。

    加上文学三人、校书四人、正字二人、书吏二人。

    还有捉钱令史十八人。

    学士、直学士不定额。

    馆学士二十人。

    京城百司,调拔这群人倒是十分简单,很快就齐了,至于公廨钱公廨田等问题也是没人敢怠慢,优先解决。

    公廨田拔了十顷,公廨钱则拔了九百贯,这是一个衙门两块牌子的好处,皇帝特旨下,给双份。

    这可是特意为太子读书教育设立的学馆,没谁敢怠慢。

    以后一个月光公廨利钱就有七万两千钱,加上一千亩公廨田一年可收租六百石,每月也有五十石了,这些钱不仅司经局、崇文馆的官吏们有免费午餐吃,每月俸钱、日料、杂用也足够支给,甚至还能攒点小金库,给大家年节发发福利奖金。

    甚至这么多钱粮,绝对还能有富余,可以利用本衙的匠人、公廨钱,还可以开个纸坊书店笔店,卖卖纸笔书籍什么的,良性循环起来。

    反正钱刚领回来,武怀玉就立马向大家宣布以后午餐由公厨免费提供了,另外马上给大家补发之前停发的俸钱日杂等。

    说发就发。

    连刚调来的那些官吏、匠人,也都发了一个月的,相当于是给大家的安家费了。

    这突然到手的钱粮,弄的大家既兴奋又有点小小不安。

    张承德拿着自己那停了一年多的俸钱,都落泪了。

    月俸两千,杂料、日用四百,这一年多的加起来有三万六千钱,一串串的开元通宝钱,都是从国库里刚取出来的,崭新无比。

    三万六千钱,足有二百二十五斤重,他这书生都背不动,这么大一堆放在脚下。

    “武侯,这三十六贯,我直接还给武侯,剩下的十几贯,以后有了再还。”补发了这笔钱,张承德立马就想到把之前怀玉帮他还京债垫的钱还了。

    “你先拿着用,那钱我不急,等回头手头宽裕了再说吧,不急的。这钱领回去,给家里改善下生活嘛,买点羊肉买点布什么的。”

    “放心,以后咱们司经局日子肯定好着呢。”

    张承德很感动,但也给怀玉建议,“咱们刚领了公廨钱,就发掉这么多,会不会被人弹劾?”

    “弹劾什么,我们贪污了么?这不是之前没公廨钱,大家连俸料都没发过么,更别说什么福利补贴之类的,这次也是给大家补发俸钱杂料日用,谁有脸弹劾我们?

    咱们是要干番事业的,但如果连大家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大家连妻儿老小都照顾不好,哪还能有心干事情?

    发下一笔钱,但大家这积极性也提起来了,以后干事,事半功倍,不是吗?”

    张承德点头。

    “今天给大家放半天假,大家领了钱都赶紧回家,跟妻儿父母高兴一下,明天,准时来衙门干活。”

    “是,馆主。”

    “谢馆主!”

    “谢武侯,”

    “谢武学士!”

    众人感谢声此起彼伏,领了钱粮,大家的谢声都是真心实意,诚心满满,不管是司经局旧人,还是新调来的,大家都对这上司和衙门,充满喜欢。

    怀玉给自己也发了三千六,俸钱三千,食料杂用六百。

    他这领导不拿,下属们也不好拿啊。

    司经局里,大家欢天喜地的搬着、扛着、提着钱往外走,左春坊其它五局的人,看着这一幕,羡慕的直流口水。

    看看人家那热水朝天、欢天喜地模样,再看看他们局里冷冷清清,那酸溜溜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