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明元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5章 马江口海战(4更破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高璟所在的旗舰,叫做“新郑号”,新郑号的船长并不是改姓的家丁,而是类似于韦希旻、沈立安他们那一类的雇佣关系,地位与一般陆上某处掌柜相当。www.biquge500.com

    他叫梁三才,也是广东人,但他的身份特殊一点,他是“个体海商”出身——当然这是比较好听的说法,实际上这位老兄以前的主业就是海盗。说得不好听点,这年头大明的海商百分之九十都身兼海盗,或者曾经干过海盗。

    当然,大明的这种“海盗”未见得一定会去海上打劫,他们只是顶着海盗的身份做海商——这事比较复杂,没有一万字说不清,反正究其原因,都是禁海导致的,后来高拱开海之后,很多曾经的海盗摇身一变,就都成了奉公守法的海商,梁三才船长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他家没什么底蕴,他只是靠个人能力当船长,自己是没有船的,于是后来人往高处走,就接受了京华的聘用,成了京华广州港运输队的一名船长。

    “转向,抢风!”

    随着高璟的命令,梁三才船长扯着嗓子咆哮道:“预备——起!”

    水手们在掌帆长的呵斥下,一起用力地拉着转横桁索,滑轮动了,横桁发出“吱吱呀呀”的摩擦声转动起来。

    “草你奶奶,再拿出点力气!你们他娘的都没吃饭吗!”说话间,横桁大大回转,所有的硬帆一起受风。梁三才一见,立即冲身边等候的三个舵手喊道:“左满舵!”

    “是!”舵手们一起发出雄壮的回应,紧紧地握住了长长的舵柄,那强壮的手臂上隆起一块块肌肉疙瘩。舵拨开水面,溅起的水花扑向船腹,哗哗作响。

    “新郑”号开始转入迎风,所有的帆“啪啪”迎风振动起来,索具发出阵阵颤抖。船尾的水手升起一张后樯纵帆,以帮助调整船尾。船首的三角帆也飘舞了起来,慢慢地把船首带入迎风。

    这一幕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但若有懂行的海上老手见了却能深切地明白,刚才那短短的一瞬间,“新郑”号所有的帆都处于逆风状态。如果其中一些帆不立即旋转角度,调整为右舷受风,船就会处于船头向风面难以调回。

    而能不能精确掌握时机就至关重要,梁三才船长经验丰富,虽然他才调到这艘船上当船长不久,却已经摸透了“新郑”号的航行性能,见船首已带入迎风,当机立断地咆哮道:“拽主帆!”

    这是一个拽主帆桁和后帆桁转向的传统命令,水手们齐声吆喝着,浑身上下每一块肌肉都紧绷了起来。他们转动绞车,调整转帆索,改变帆桁的方向,使帆以新的角度受风。

    硬帆和软帆,算是中西方风帆时代海上技术差异最明显的部分,后世很多人认为西方赢得了大航海时代,所以软帆必然比硬帆更好,这其实是有误解的。

    随便说几点,一是硬帆有帆骨支撑,强风下帆面形变小,不会因此损失太多效率。

    二是硬帆可以一格一格缩帆,灵活调整帆面积,缩帆也很方便,对不同风速的适应能力强,软帆发展到后来也分格,但软帆缩帆的操作麻烦很多。

    三是硬帆的多桅帆船前后各帆是通过不同的缩帆来改变总的受力中心,从而提高了空气舵效果,加强操纵性能。

    四是硬帆由于有帆骨支撑帆面,在微风下也有比较好的表现。而软帆在微风无法鼓起帆面的时候效果奇差。所以硬帆的微风性能强过软帆。

    五是由于有帆骨控制帆面,硬帆在迎风航行时帆面不会像软帆一样砰然拍动。尤其是放松帆索让帆“随风转向”时也不会出现帆面的振摆,在微风中也能轻易“随风转向”。

    六是因为有帆骨支撑,帆面破损一般是局部性的,不需要马上修补。一般程度的破损也不会对帆的性能有太大影响,甚至后世有人认为适当的破损对于迎风性能反而有好处(流体力学理论,我也不太懂)。

    七是硬帆的帆布有帆骨支撑,无应力集中,对帆布材料要求极低。

    当然硬帆也不是没有缺点,其缺点,一是帆骨增加了帆的重量,限制了桅杆的高度。二是撑条的存在限制了在桅杆中部增加支索,不过纵帆本身也不能加装支索。

    而软帆的优缺点则正好和硬帆相对,总的来说,软帆最大的优点就是重量较轻,其他如安全性、操纵性、简易性等方面完全不如硬帆。

    这也是为何西方人靠着西式软帆赢得大航海时代,但到了后世的竞技帆船,却都改用了硬帆的根源所在——西式软帆轻便,所以能装载更多的大炮,但竞技时代不需要装炮,只需要操控简便且精准。

    至于横帆纵帆的问题,西式软帆可以搞,中式硬帆一样可以搞——京华的船就搞了。

    梁三才指挥的这一连串动作恰到好处,借助风力,帆桁很快就调整过来。

    帆桁转到新的角度,帆背开始吃风,主桅和后桅上的帆以一个方向推动船尾。而前桅上的帆则仍然处于逆风状态,从另一个方向推动着船头,像刹车一样,确保“新郑”号在抢风转向的最后阶段保持稳定,不至于被风刮得在原地旋转。

    在水手们的齐心协力下,船缓缓转进新航向,梁三才船长及时地喊道:“拽前帆!”

    已成为一名“见习水手”的董南,连忙跟水手们一起跑到前甲板,将前桅帆桁调整到与中、后桅帆桁相同的角度上。

    抢风转向所需要多少时间,完全取决于风浪的情况。对于西式软帆来说,令人愉快的轻风,可以在转向开始帮助船只获得速度,其过程可能只需要一炷香的时间。但在微风中则要花上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最麻烦的是风暴天,甚至因为十分危险而不能抢风。一旦遇到那种情况,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顺风转向。

    然而中式硬帆就只怕风暴天,因为过强的风可能摧毁帆面或者桅杆,而轻风、微风的区别,在硬帆船上就没有什么差异,都可以很快搞定。

    此时新郑号的主桅杆上,也随之升起了战斗旗。远远望去,只见两艘佛郎机战船顺风驶来。而新郑号旁边的“开平”号和“获嘉”号,则如离弦之箭,抢占上风向它们的左侧包抄过去。

    郑氏的佛郎机战船也发现了他们,突然升帆转弯。不过这一切都晚了,不管抢风转向还是顺风转向都需要时间,而软帆船由于操作复杂,而且他们的操船水平明显比较业余,这段时间足以让打头阵的三艘京华战舰进入到火绳枪的射击范围内。

    高璟没有选择远程炮战,他选择了接舷战——炮战的话,他担心对方的炮火打得更远,而且他很希望俘获对方的战船——他知道高务实一直想要搞几艘红毛番的战船研究研究。

    既然如此,打沉了就不好了。(无风注:其实这年代的实心炮很难打沉木质战船,参考西班牙人这一时期和英格兰人的几次海战可以得出这一结论。)

    但郑氏佛郎机战船仗着炮火优势抢先开火了!

    由于距离其实已经很近,“开平”号甲板上顿时挨了两炮,烧红的实心炮弹砸到甲板上,顿时黑雾腾腾。

    火炮的震荡声、船板碎裂声、绳索嗖嗖声、嘶喊声、吼叫声不绝于耳。

    “左满舵!冲上去!”

    “开平”号成了人家的靶子,气得旗舰上的高璟大怒,下令抢攻。

    一边命令掌帆长接管船只冲过去,一边招呼水手上帆桁,准备跳帮展开白刃战。

    水手们组成的火枪队则一分为二站在“新郑”号的艏艉楼上,利用高度给跳帮人员提供火力支援。

    “嘭!嘭!嘭!”

    “获嘉”号已进入了射程,全然不顾从后面赶来的郑军小船的挠痒痒炮击,穿过一连串的水柱,集中火力向左边一艘佛郎机战船开火。

    一阵雷鸣般的炮击过后,那艘佛郎机战船的桅杆和帆桁断落了,将甲板上的水手纠缠在帆布和缆索里。这艘船看来比较倒霉,因为“获嘉”号没有链弹,能打断桅杆基本属于运气成分。

    由于是旗舰,略显谨慎而姗姗来迟的“新郑”号,也投入进这场海上酣战,随着火枪队正的一声令下,火枪队轮流开火了,如阵雨一般地子弹和锋利的碎木片扫过甲板,到处弥漫着刺鼻的烟雾。

    佛郎机战船殊死奋战,尽管甲板上血流成河,船长和舵手还是本能地操纵着船,避免碰撞——他们受到过佛郎机人短暂的培训,对于碰撞看得很重。

    嗯,这可能是佛郎机人小国寡民的小家子气的表现之一,但也可能说明了西方人作战的严谨。

    战斗在滚滚的浓烟中继续,五丈……三丈……两米……

    “新郑”号离那艘佛郎机战船越来越近,船的火枪队完全压制住了对方的火力,可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佛郎机战船还是不想投降。

    只见一个船长模样的人,抱着受伤的胳膊,命令剩下的那几个人清理甲板,将前帆桁用铁链吊住以防被砍断,在前甲板放两箱火药,在船舵楼甲板上放一箱火药。

    为了阻止梁三才他们上船,他们还手忙脚乱的在甲板涂上了一层黄油,撒上干豌豆和尖朝上的大板钉。

    “为了京华!”

    “新郑”号是旗舰,虽然大小和其他武装运输舰一样,但水手最多,是当之无愧的主力。

    兄弟战舰已经为它吸引了火力,创造了接舷战的有利条件,梁三才船长怎能让他们失望,大吼了一声“为了京华”,抓着一根缆绳,就一马当先的荡了过去。

    “为了京华!”其他人在这个关键时刻自然不肯落于人后。

    梁三才船长刚荡出船舷,便带着三十多个水手跳了过去。

    前甲板和后甲板都有火药桶,船上的火枪队不敢开火了,干脆扔下火绳枪,一个个也跳过去加入进了白刃战。

    ----------

    中秋快乐,继续求订阅,求各种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