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394章 决定生死的关键一步
1980年5月13日,三日广告节落幕的当晚。
www.biquge700.com
与纽约唐人街一街之隔,有一座颇具欧陆风情的社区——小意大利。
顾名思义,住在这的都是来自意大利的移民。
开设于“小意大利”街口的一间7—11便利店里,年方50的英若诚正和曹禺一块皱着眉头立在酒架前面。
“美帝就这样,”
曹禺瞧着货架上一遛冰清玉洁的酒瓶:“你别看它是果酒,卖的可一点不便宜。”
“这也忒贵了,”
对于头回出国的英若诚来说,还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要不,咱们再回去唐人街瞧瞧?”
“算了,”曹禺的目光一退再退:“干脆我俩来瓶啤酒解解馋得了。”
中美蜜月期,能用这两字来形容的双边关系,可想都好成啥样了。
虽然仍不承认中国是自己的盟友,但米国已经在1980年初正式将对中的出口级别从“Y”类,调到了“P”类(友好的非盟国)。
开放了包括防空雷达、运输直升机、通讯设备、雷达干扰……400多项非杀伤性军事技术的限制。
三年后,米国还将继续把对中出口从“P”上升到与西欧盟国不分上下的“V”。
反坦、反潜、防空……等杀伤性军事技术的限制,也将一块解封。
于是,改革开放的头几年,中外技术、中外文化……的交流活动密的都不成样了。
这个月,除了应邀于两日后启程访美参观“小鹰号”、“突击者号”航母的刘大将。
还有应米国哥伦比亚大学邀请,来到纽约的中国戏剧家访问团。
这一会,访问团的团长曹禺正领着翻译英若诚,趁着夜色摸来了唐人街打牙祭。
没曾想,家家中餐馆座无虚席的场面硬是把他们给逼出了巷口。
没办法,两位好酒人士只好走进了街口的这间便利店。
80年代,还没有被日-本收购的7—11是纽约随处可见、颇受欢迎的便利连锁店。
巧的是,这家位于唐人街街口的7—11,也是黄永钰和王世襄经常光顾的一家小店。
面对这样一间所有商品全都触手可及的店铺,二位老同志是既新鲜、又欢喜。
“呦,您二位今儿想吃点什么,”
站在收银台里的大叔,一看就是自己人:“热狗还是汉堡?”
“都给我来几个,”
身在他乡的黄永钰,就喜欢这款无障碍的交流:“你先慢慢张罗着,我去看看那老头又瞧上什么了。”
“不着急,”收银大叔手脚麻利的干着活:“您随便看。”
后脑勺朝后的黄永钰摆了摆手,抬脚就朝着冰柜的方向去了。
他这时一点没发现,自己和店员的两句对话,已经令曹禺、英若诚同时睁大了眼睛。
“我就知道你准猫在这,记得给思思拿一个草莓冰淇淋。”黄永钰看着站在冰柜前的王世襄。
“正拿着呢,”
对于一顿能吃5、6个肯德基圣代的王世襄来说,纽约的超市简直就是个小天堂:
“小江的巧克力、思思的草莓、小张的奶油……”
一旁货架的尽头,每日每人仅一美元补贴的曹禺、英若诚,傻傻的看着眼前的故知。
“我的巧克力、我的草莓,”
王世襄的筐里冰淇淋越搁越多:“还有我的奶油味儿……”
“行了行了,”黄永钰伸手拿了几包牛肉干:“挑几个得了,咱现在住的这屋可没有冰……嗯?”
不经意的一瞥,可把黄永钰给惊着了:“曹团长?”
曹禺:“黄永钰!”
“您怎么会在这?”
“我还想问你呢。”
“我上纽约玩呀!”
“你……”曹禺的表情依然像是在做梦:“上这来玩?”
这个时候,言归正传的黄永钰笑着指了指王世襄:“我来介绍一下,王世襄同志,和我一样都是纽约广告节参赛小组的顾问。”
“你好,”曹禺、英若诚双双走了过来:
“打年头时文化部组织了一只中国戏剧代表访问团,我任团长、英若诚同志任翻译。”
相比上一世只在沈从文家打过几回照面。
这一世的黄永钰和曹禺,却因为江山的横插一脚,同游了一趟敦煌莫高窟。
“我怎么听说你去的地是英国,”黄永钰:“如今,怎么又上米国来了?”
“瑞士、法-国、英国都去了,”曹禺笑道:“米国是最后一站,也是待的最久的一站。”
这话一出,可把黄永钰、王世襄给羡慕坏了。
可更让曹禺和英若诚羡慕的,却是对方的消费水准:“你们出国在外的补贴标准是多少?”
黄永钰:“一美元一天。”
“也是一天一美元?”曹禺不可置信的瞧着对方的购物篮:“那伱俩舍得这样花?”
“这些东西又不用我们自己花……”
忽然想到什么的黄永钰,及时换了个话题:“在这说话不大方便,你们要不要上我那去坐坐?”
曹禺:“你们就住这附近?”
“出了门左拐就是,”黄永钰朝外一指:“小意大利去过没?一个很有格调的地方。”
……
“小意大利”社区,不但与唐人街一街之隔。
还是个在6、70年代的纽约,唯一肯把物业卖给华人的地方。
长期以来,这两片地区的居民一直都相安无事的交往着。
在旅游局的考察团离开后,江山便领着小组成员住进了“小意大利”的一家旅馆。
相比纽约城的喧嚣,极具欧陆风情的意大利社区,倒给了他们一种国中国的奇妙感觉。
这不,当曹禺、英若诚跟着黄永钰和王世襄走进“小意大利”时,立刻就挪不动脚了:
“原来纽约还有这么一个好地方……”
……
“小意大利”的一家小旅馆内,唯一一间能打国际长途的客房里,正围坐着几位中国人。
在得到卢旭章点头同意“比稿欧莱雅广告”的回复后,松了口气的江山再次抓起了电话。
“下一位咱们打给谁?”他瞧着王扶林:“部领导还是电视台?”
“你决定,”老同志王扶林一向沉得住气:“反正都是要通知的。”
“行,”江山直接将电话递了过去:“您先来。”
如果不是为了等待纽约自行车的库存数量确认,江山一行早就把获奖消息传回国内了。
但依照黄华的建议,他们还是多等了两天。
没想到这一等,还等来了“自行车广告”成为广告节案例分析的好消息。
……
上午九点左右,挂着“再难也要踏出第一步”横幅的会议室里。
轻工局分管自行车厂的陆副局,正联合凤凰、永久自行车厂的几位厂领导,商量着下一步的对策。
“据我们了解,除了今年送去米国的5000辆自行车,”
凤凰厂的厂长:“意大利的自行车销售情况也不容乐观。”
“没记错的话,”陆副局:“意大利是一万辆吧?”
“没错。”
“截止上周,”永久自行车的领导:“我们厂出口自行车的生产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了。”
“我们凤凰也是。”
“知道了,”陆副局长叹一气。
最近,这三万辆出口自行车的合约计划,一直搅的他寝食不安。
“再难也要踏出第一步,呵,”
陆副局瞧着会议室里的标语呵笑了一声:“我记得咱们去年在这里开会时,这标语就已经挂在这了。”
“是啊,”
两个厂的领导,一块看向了红底黄字的横幅:
“那个时候,我们刚和美方完成了合约签订。”
“没想到之后不久,便接到了美方要求延期执行二期交易的建议。”
“原本啊,我想着做些宣传补救一下,多少卖出一些咱们脸上也好看一点,”陆副局摇了摇头:
“现在看来,咱们堂堂自行车王国的自行车……可真要被人拒之门外了。”
“唉,”永久厂的厂长道:“我是真不甘心呀!”
“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凤凰厂领导:
“如今距离8月份只剩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咱们就是花再大的价钱做宣传,也没有多大意义了。”
“唉。”
“再难也要踏出第一步,”陆副局苦笑:“可惜我们第一步还没跨完,就已经结束了。”
想着当初“进攻欧美市场”的万丈雄心,一屋子的领导只剩叹气的份了。
就在这个时候,会议室的门外“哐哐哐”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下一秒,这边的门锁还没拧开,会议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瞧这一通动静给闹的,连那副“再难也要踏出第一步”的大红标语也跟着抖起来了……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