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霸天武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61章 皇天后土,阴阳之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禹州市神垕镇陶瓷工业聚集区拟建于禹州市神垕镇北部231省道外,覆盖罗王、边沟、苗家湾、梁桥四个行政村,项目占地700亩。www.luanhen.com神垕镇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南三十公里,是历史悠久的古瓷镇,以生产钧瓷闻名于世,2003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钧瓷之都”,2005年授予“全国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授予钧瓷原产地保护。神垕镇是禹州市最主要的陶瓷生产区域,也是河南省最大陶瓷生产基地之一,总产量约占全省陶瓷产量的五分之一,为我国北部地区主要陶瓷销售中心和集散地,2005年神垕镇陶瓷产业总数达497家。

    禹州市神垕镇陶瓷工业集聚区按照局部集中、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规划原则,满足空间结构需求。规划在2010年前,入驻工业聚集区陶瓷企业发展到50家。

    神垕镇位于河南省中部禹州市西南。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是五千多年陶瓷文化积淀而成的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禹州市、郏县、汝州市三县(市)交界处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全镇总面积1平方公里,总人口42000人,其中镇区人口2万人,镇区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神垕古镇”之名历史上曾被四次皇封。因至今仍盛产各种陶瓷,“神垕古镇”被誉为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

    神垕镇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村100个小城镇经济开发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河南省改革与发展综合试点镇”。2003年9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钧瓷之都”荣誉称号。2006年初神垕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神垕镇地处伏牛山浅山区,镇区内东有角子山、凤翅山,西有牛头山、凤阳山,南有大刘山,北有云盖山,东西走向横亘在中部的乾明山把全镇分成两个狭窄的盆地。南盆地是神垕镇内以陶瓷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北盆地以农业为主的产粮区,并有肖河纵贯其中。肖河和小青河纵贯其境。耕地多为山岗坡地,水利条件较差。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陶土储量10亿吨,煤炭8亿吨,石灰石10亿吨,铝矾土、紫砂石等矿产资源也有一定的储量。

    陶瓷中心之一。宋时称神垕店,明代开始称神垕镇,属鸿畅都,清时属文风里。明清时期流行一首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由此可见当时之繁华。

    神垕古称神垕店,明代称镇,属鸿畅都凌锦里;清属文风里;民国初年仍属文风里,后设神垕镇。1961年先后称神垕镇,1968年改称神垕公社,1981年改建神垕镇至今。

    悠久的历史给神垕镇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目前,神垕镇区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各种古寺庙、古民居、古祠堂等40余处,大多数分布于以老街为核心,面积达3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内。

    伯灵翁庙、关帝庙、文庙、老君庙、白衣堂、老君庙等;主要明清民居有郗家院、白家院、温家院、霍家院、王家院、辛家院等。此外,还有钧瓷一条街、古玩市场、望嵩门、驺虞桥、天保寨、邓禹寨等其他建筑或设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师庙位于天保寨北、乾明山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为祖师殿,硬山式建筑,有月台,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大殿东侧为神垕革命烈士陵园,松柏蓊郁,苍翠欲滴。灵泉寺白果树位于镇区东郊的凤翅山南麓,由神垕镇牌坊向西北方向1公里,树龄1500年以上,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树后一泉,水质清醇,古名灵泉,俗名扳倒井。原有灵泉寺,其建筑今已重建。

    孔庙,每春秋丁祭,附近诸生举行。明清科举,考中有布政使司、教谕诸官员。

    神垕民间文艺有高跷、旱船、龙灯、舞狮、大响等,每逢节庆,则由各行业筹资聘请河南地方剧种的梆子、曲子、越调等剧团演出,其中当地各窑场自供自演的“一把泥”(窑工)剧团演艺及行头最好,也最著名。地方特色传统小吃在上坡口一带,有火烧夹牛肉、烩羊肉、油酥火烧、盛茂祥的糕点等。

    垕之名,因何命名,始自何时,诸说不一。一说“神垕”是个星名,因神垕主山(北山即乾鸣山)低、应山(南山即大刘山)高,应山压住主山,不能出人才。古人在南山建土地庙以压低应山,在北山建天爷阁以提高主山的位置,并用天上星名命名,用以调节“风水”,愿神垕人杰地灵,民富年丰。一说是据《唐六典》卷十四《大卜署》记载:“亿式占辨三式之异同,一口雷公式,二日太乙式,三日六壬式。”在“六壬”中有“十二将”、“十二月神”之分。十二月神是正月登明,二月天魁……十二月神垕(十二月大寒,后日躔,玄枵之次入子宫乃神后将也)。子在五行中属“水”。因神垕盛产瓷器,窑多火旺,水相应缺少,五行运转不灵,水火不能平衡,用水命地名以示天上水配地下火,以水济火为青。《易经》有云:“水火既济,大器乃成”也有人说商汤在禹州三峰山祈雨有功,当地居民为纪念他,尊商汤为神垕,将神垕取为村名。

    还有一说,即明朝永乐二年,此地获瑞兽驺虞,皇帝下旨,于大刘山前建白虎庙,山后建驺虞桥,庙前庙后,神前神后,神垕之名就演绎而出。

    关于神垕的“垕”字,也流传着几种有趣的传说:宋时有人把神垕钧瓷送往汴京,徽宗一见,喜不自胜,反复观赏,连称:“绝妙,奇珍!”忙问产于何地,侍臣奉告产于神后。徽宗说:“神后出此珍宝,应以土为上。”随提笔在“后”上加了一个土字,因此,神后就变成了“神(上土下后)”。南宋高宗登基后,认为把山下的土捧到头顶上,以土压人不好,于是又把土字搬到下边,改为“神垕”。到了清朝,慈禧太后很喜欢钧瓷,听了关于“后”字变化的故事,认为把土捧到头上以土压人固然不好,但踩在脚下也可惜,不如背起来好,这样又成了“神垢”。还有一说,后字原为“垕”字,下面有土墩,明穆宗朱载垕即位,为避讳,将“垕”字的土墩去掉,写成“神后”。到清朝恢复原名,又写成“神垕”。后来一直沿袭习惯用法,仍写成“神后”。

    神垕因产钧瓷而驰名中外,因而它的命名也为社会各层所关注。建国后,禹州市人民政府和神垕镇人民政府,曾派人做过调查,并致函询问过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经查验,在中国天文史上,并无“神垕”这个星名,否定了“神垕”是星名的传说,其它传说都无史可考。只有《唐六典》中记有“神垕”是十二月神之—,因它属水,神垕窑多火盛,用它命名,达到水火平衡。神垕之名可能由此而来。

    至于因何命名,从传说中也不难看出,上述传说的共同点是:神垕人民对当地丰厚的瓷土资源早已相当重视了,都渴望在神灵保佑下,窑业兴旺,经济发达。即:“神”者神灵也,“后”古时称大地为“后土”,“神垕”即神灵保佑之地也。

    神垕之名始自何时,亦无从查考。据明永乐三年(1405年)《钧州神垕山神庙碑》文中记载:“……神垕山在钧州之野……永乐二年秋,有瑞兽出焉……即《瑞应图》所称驺虞是也……御制金敕,加锡礼以褒焉。内外群臣拜表称贺,而兹山之名,一旦播于天下矣。……大明永乐三年秋岁次乙酉周世子奉敕撰。”由此可知,神垕之名,在明永乐三年,即1405年之前已经确立。再据《明史·成祖纪周棣王传》和《图书集成·职方典》中记有“瓷器出禹州神垕山”可证,明初“神垕”字即带有土墩。为避明穆宗朱载星之讳,去掉土墩的传说是可信的。

    古镇神垕得名源于汉代。高祖刘邦西取咸阳,得益于古龙山物产丰富,养兵蓄锐后,一举攻下皇城。登基后,便封古龙山为大刘山,并建庙祭天。后王莽篡政,光武帝东逃南阳,在高祖神像身后躲过追兵。为纪念此次化险为夷,并封该地为“神后”。

    ??北宋末年,该地所产钧瓷为宋徽宗所钟爱,亲题“神钧宝瓷”“精妙绝品”,并题封“神hou(上‘土’下‘后’)”以示天下皆崇神后之土。高宗南渡在文臣武将复国励志中社会经济得到“中兴”,闲暇之余,造访清河郡府,看到精美瓷器,便有占取之意,吓得张浚连夜贡奉。追忆父皇,思赏钧瓷之美,便仿旧例,设官窑烧制。久烧不成,怒斩窑官。为活命,新任窑官便上奏,神后能烧钧瓷,是因徽宗御封之故。悻悻然,高宗题笔改“hou(上‘土’下‘后’)”为“垕”字,以示天下之土皆贵于“神hou(上‘土’下‘后’)”。然而,仍旧烧不出,又连斩数名窑官。窑官艺人为了生存,便四处散布说,高宗是半壁河山之主,其封只能算一半,所以烧不出钧瓷,高宗听后,只得做罢。

    后土考证

    后土原本是道教神名,全称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亦名“承天效法土皇地祗”,这位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4位天帝。中国古代有“皇天后土”的说法,可见主宰大地山川的后土神是相对於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是尊贵的大神。

    后土对民间来说,并不是一个不熟悉的神,她其实就是人们俗称的“地母娘娘”。

    《礼记·郊特牲》:“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这种对地神崇拜的原因的解释,还是比较朴素。也就是说,古代人类祭祀地神,是为了酬劳它负载万物与生养万物的功劳。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1《后土皇地祗》条所载:“天地未分,混而为一;二仪初判,阴阳定位故清气腾而为阳天,浊气降而为阴地。为阳天者,五太相传,五天定位,上施日月,参差玄象。为阴地者,五黄相乘,五气凝结,负载江海山林屋宇。故日天阳地阴,天公地母也。《世略》所谓‘土者,乃天地初判黄土也,故谓土母焉。’庙在汾阳,宋真宗朝大中祥符5年7月23日,诰封‘后土皇地祗’,其年驾幸华阴亲祀之。今扬州玄庙观,后土词也。殿前琼花一株,香色柯叶绝异,非世之常品也。真宗皇帝封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按:应为徽宗)。”

    关于后土神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传说。《国语·鲁语》说神明是共工的儿子,能平定九州,成为地神。《左传》又说是神的名称:“土正曰后土”《周礼·大司乐》称“地示”。《礼·月令》称“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如果我们把一些汉代以前的著作集中就可让我们看到,汉代以前“后土”信仰其实已是一种土地信仰。

    《左传》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孔疏:“以地神后土言之。后土着,地之大名也。”

    《周礼·大宗伯》曰:“王大封,则先告后土。”郑注:“后土,土神也。”

    《礼记·檀弓》曰:“君举而哭於后土。”郑注:“后土,社也。”

    《周书·武成》曰:“告於皇天后土。”蔡传:“句龙为后土。”按《五礼通考》曰:“此以后土为人神。”

    《礼记·祭法》曰:“共工氏之霸九州,其子曰后土。”孔疏:“共工后世之子孙,好后土之官。”《五礼通考》曰:“此以后土为土官。”

    《礼记》:“南郊祀天,则北郊祭地矣。祀天就阳位,则祭地就阴位矣。”

    无论如何,我们如果注意到这些汉代之前的著作,我们会发现,当时后土曾是专指由历史产生的神明名字,而且“后土”是一位男神的名字。这位男神有个在中国神话中有名的父亲。他的父亲即是与黄帝争帝,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氏。后土又有一个神话中有名的孙子,即曾位锲而不舍追踪太阳的理想家“夸父”。

    《左传》昭公29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社。”

    《山海经,海内经》:“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同上《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郝懿行注:“后土,共氏之子句龙也见昭公29年《左传》,又见《海内经》。”

    《海内经》:“共工生后土。”

    《国语·鲁语》云:“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看来即《山海经》“共工生后土”神话之历史化。

    在所有这些有关后土的记载中,我们以为最值得注意的是《山海经》的记载。根据这一记载,“后土”掌管的是死者的世界。

    山海经的原始版本应是周朝官府所收藏的地理档案。早在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茅盾以“玄殊”为笔名写作《中国神话研究aBc》,即曾以《山海经》的内容与《楚辞》互相对证,发现到在春秋时代。根据《楚辞》的《招魂》一篇,后土是主治地下幽都之神。

    《山海经》的《海内经》说:“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郭注:言丘上人物尽也),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郭注:膝以下尽赤色)。”

    茅盾以为这里所说“幽都”之内,凡物皆黑,颇与希腊神话中说的冥国内阴惨无光相仿。原始人对于死後世界的观念大都是惨厉的。但《山海经》的“幽都”神话并不完全。茅盾还是要引用王逸注《招魂》的内容,才能说明后土是幽都之王:

    “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地下幽冥,故称幽都。)土伯九约,(王逸注:土伯,后土之侯伯也。约,屈也。)觺觺些。(王逸注:言地下有土伯执卫门户,其身九屈,有角,主触害人也。觺,利貌)敦肱血拇,(敦,厚也;肱,背也;拇,手拇指也。)逐人骀骀些。(骀骀,走貌。)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宋朝时,阳翟一带民间普遍烧造青釉瓷器,有一老妇领着几个儿子烧一座瓷窑。一天开窑时,突然出现了几件带有红紫斑的彩釉瓷器,老妇喜出望外,想必是“窑神爷”显灵,忙唤全家老小,到伯灵翁庙烧香磕头。但烧第二窑时,却又不见这种釉色了。老妇甚是纳闷,为啥“窑神爷”不灵了?这时,她忽见作坊屋地下有不少铜屑,就问儿子谁撤的?儿子都说不是自己撤的,只有一个过路的铜匠,前天在这里宿过一夜。老妇心想,莫非红釉和这铜屑有关系?于是就把铜屑配在釉里,果然又烧成比第一次更鲜艳、更美丽的玫瑰紫釉。消息传开,远近窑场都纷纷仿效制作。后来,又有巧匠把铜矿石配在釉里,也烧成了紫红釉。从此,青釉器就不是单纯的一色釉,而是有多种多样的色调,仿佛在蔚蓝的天空中忽然涌现出片片红霞那样美丽。

    “蚯蚓走泥纹”

    “蚯蚓走泥纹”是钧瓷釉面上一种特殊的纹路,形似蚯蚓在泥地上爬过留下的痕迹,呈蜿蜒曲折而又长短不同的线状,有的为单线条,有的为多线条相互交叉。这种纹路源自宋钧官窑,为钧瓷所独有,是钧瓷窑变的艺术特征之一。

    关于蚯蚓走泥纹,在禹州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原先禹州城北关的颍河水很深,水里边生活着鱼鳖虾蟹等水族。水族有个共同的首领,叫做“头王”。这头王至高无上,掌握着水族们的生杀大权,厉害得很。

    蚯蚓那时候也生活在水里,和螃蟹、蚂虾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蚯蚓还和螃蟹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一天,螃蟹头上的两个钳子无意间夹断了蚂虾的两根长须,蚂虾就到头王那里去告状。这蚂虾精得很,它为了能告倒螃蟹,就偷偷送给头王一颗夜明珠,头王一见十分欢喜,就收下了。常言道: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头王受了贿,就向着蚂虾,于是判螃蟹有罪,要用炉火烧死。

    蚯蚓听说了这事,很为螃蟹不平,就去找头王评理,头王哪能听得进去,不由分说,也判蚯蚓与螃蟹同罪,一块处死。

    两个行刑的水鬼押着螃蟹和蚯蚓来到岸上,四处寻找有炉火的地方,转来转去,来到颍河南岸的钧窑场,刚好见窑工们正在装窑。两个水鬼就乘人不备,把螃蟹和蚯蚓装进了放钧瓷釉坯的笼盔里。螃蟹趴在了一个鸡心盘上,蚯蚓趴在了一个鼓钉洗里。两个水鬼在暗地里看着窑工们把窑装好,封住了窑门,只待点火了,就返回水里向头王复命去了。

    一会儿,窑工们就把窑点着了火。顿时窑里烟雾弥漫,熏得螃蟹直流眼泪,眼泪都滴在了鸡心盘上,它受不了了,就挣扎着往盘外爬,终于爬出了盘子。这时窑里温度已升起来了?螃蟹还是被烧成了灰。蚯蚓呢,开始也在鼓钉洗里往外爬,但鼓钉洗边沿儿高,蚯蚓爬得又慢,没多会儿也被烧成了灰。

    这窑钧瓷住火后开窑,窑工们发现有个鸡心盘里出现了不少像珍珠样的斑点,有一件鼓钉洗上出现了很多像蚯蚓爬过一样的纹路。窑工们觉得这种斑点和纹路很好看,就分别起名叫“珍珠点”和“蚯蚓纹”。从此以后,凡是在这个窑里烧出的钧瓷,窑窑都有几件带蚯蚓纹的,间或也有珍珠点出现。窑工们都感到很神奇,不知是咋回事儿。但是颍河里的水族们知道,这是螃蟹和蚯蚓的冤魂不散啊!不该死罪,硬被判成死罪,这实在是天大的冤枉!

    螃蟹和蚯蚓被炉火烧死后不久,蚯蚓的后代们觉得这个头王太霸道,不想再在水里受欺负,就搬家来到了陆地上,拱到土里去呆着。但完全离开水还不行,看哪儿土湿,就往哪儿去,还经常在湿泥地上爬来爬去。后世的人见了,只知道蚯蚓会拱土、走泥,人们就把“蚯蚓纹”改称为“蚯蚓走泥纹”了。

    五子登科瓶的由来

    在钧瓷诸多的品种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造型,它由六个葫芦组成,中间是一个大葫芦,大葫芦的周围有五个小葫芦与之连成一体,这个器型的名字叫《五子登科》。说起这个《五子登科》,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

    在我国宋朝,有一个姓窦,名禹钧,号燕山的人,年轻时发奋苦读,连年赶考却一直未能考中。后来结婚成家,心灰意冷,已无意求取功名。他膝下有五个儿子,即仪、俨、侃、仲、僖,个个聪明伶俐。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儿子们的身上,决心教导他们成材。他让孩子们阅读自家丰富的藏书,用良好的教育方法指导孩子们的学习,同时把他过去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得失都讲授给孩子们听,加上他这几个儿子的刻苦努力,一个个陆续登土皇榜中举了。这件事在当时轰动很大,朝野上下人人尽知,一时传为美谈。

    有了这件事,当朝皇帝就想厂若是天下做父母的都能像窦燕山这样教子有方,使子孙后代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为国尽忠,何愁我宋室天下不代代强盛。为鼓励天下百姓都效法窦燕山,让世人都努力学习,勤奋攻读,有志于功名,皇帝就传下两道圣旨:第一,把窦燕山教子成材的事迹编人正在定稿的蒙学读本《三字经》中,流芳百世;第二,做一件永久性的器物,来纪念这件事,并限期半年完成。丞相接旨后,立即去办。第一件事,丞相让主持编写《三字经》的大臣去办,很快就办妥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字经》中有了这样几句话:“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义方,是指为人处世的规矩、法度、道理等,泛指家教。但第二件事,丞相颇费思量,限期已过了一月,还没考虑出来。在选用什么材料上,丞相一直拿不定注意。

    有一天,丞相正在书房静坐沉思,门官来报,说是专管进贡瓷器的官员来访。丞相一听,眼睛一亮:对呀,这件永久性的器物何不做成瓷器呢?瓷器是放不坏的,而且又美观。丞相当下就决定选用瓷器来作纪念品,并且要用钧窑的瓷器。他选用钧瓷有两个原因:一是窦燕山名叫禹钧,丞相博学多才,马上联想到出产钧瓷的阳翟是大禹的故乡,那里还有大禹之子夏启即位大享诸侯的遗迹“古钧台”,而钧台附近就是御用钧窑场。丞相心里说,用钧瓷作纪念物品可能是天意。二是钧瓷晶莹玉涧,五彩斑斓,名列五大名瓷之首,不像其他瓷器的色调那么单一。丞相命贡瓷官在限期之内,烧造出寓意深刻的钧瓷贡献给皇上,完成圣上旨意。贡瓷官领命后,不敢懈怠,回到钧窑场,马上命人设计画图,制订制作方案。最终选定用吉祥葫芦来完成这一重要使命。器物造型是中间一个大葫芦,周围有五个小葫芦与大葫芦连成一体,五个小葫芦寓意五个儿子,大葫芦寓意科举。葫芦与“福禄”谐音,而且有“千秋万代(蔓带)”的寓意,正合皇上永久性的旨意。钧瓷窑工们白天黑夜不停地轮流干,从制坯、上釉到烧成,每一道工序都精心操作,不敢有一丝马虎。经过多次失败,终于在最后的限期内烧制出了一件精美的窑变钧瓷珍品。

    贡瓷官把这件钧瓷珍品用绢布小心翼翼地包了一层又一层,马不停蹄,星夜护送到京城丞相府,丞相进宫亲自奉献给皇上。皇上一看,只见六个宝葫芦闪闪发光,釉色紫红相映,釉面上数条弯曲的纹路形如蚯蚓走泥,煞是好看,而且选材恰当,寓意深刻。皇上看后龙颜大悦,下旨嘉奖丞相、贡瓷官及钧窑工匠,并御赐这件钧瓷叫做《五子登科》。《五子登科》的名字也就这样流传下来,一直沿用到现在。

    观音瓶

    “观音瓶”造型是钧瓷常见的一个品种,其基本形体是喇叭口、脖颈内收、丰肩、圆腹、直腿到足,与人们所见的美术作品中观音菩萨手上所持净瓶相似。民间传说,观音所持的净瓶实际上就是一个钧瓷瓶,是钧瓷艺人送给观音的,观音非常喜爱,后来就成为随身携带的一件宝物,用于盛甘露、降甘霖,普度众生。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年禹州一带大旱,烈日炎炎,禾苗枯黄。一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云游到此,看到此情此景,善心大发,要施法降甘霖下场透雨,拯救禹州黎民百姓。观音心想:“东海水深,取之不尽,何不用它一用?但山高路远,用什么东西把水盛过来呢?听说这一带出产一种宝瓷,用宝瓷瓶来盛水岂不是很好?”观音来到一家窑户门口,轻叩柴门,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位姑娘,名叫彩虹。彩虹认出是观音菩萨,跪倒就拜,请求观音菩萨快救禹州百姓。观音说:“我就是为这事来的,快起来吧。把你家的钧瓷宝瓶借给我用用。”彩虹一听,高兴极了,赶忙回屋拿出一个精美的钧瓷宝瓶,并一再说要把这个宝瓶奉送给观音菩萨。观音见她心诚,就愉快地收下了

    观音来到东海上空,把宝瓶口朝下,嘴里念念有词,只见大海里一股水柱直冲上来,钻进宝瓶口里。观音用宝瓶吸罢水,返回到禹州上空,手捧宝瓶开始行雨。宝瓶里每往外滴出一滴水,就化作倾盆大雨。宝瓶里不停地滴水,大雨不停地下。地里的庄稼喝足了水,禾苗直挺挺地往上长,变得绿油油的。禹州一带的黎民百姓奔走相告,感谢观音菩萨降下甘露。观音看雨水已经下足,就收起宝瓶,驾着样云到其他地方普度众生去了。

    雨过天晴,各家各户又开始照常干活儿。彩虹姑娘有心思,她照原先送给观音菩萨的那个瓶样,又烧制了许多钧瓷瓶,并取名叫“观音瓶”——这就是观音瓶造型的由来。由于观音瓶造型简洁,线条流畅,比较适于钧釉的变化,加上与观音菩萨有一定的联系,有吉祥幸福之意,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到现在还盛烧不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