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作为穿越者的庆忌知晓,两汉时期有许多小人利用察举机会,或贿赂或靠关系千方百计使自己成为被察举对象。
www.luanhen.com
被察举者因察举人而走上仕途,必对察举者感恩戴德,并为之效命。
这样极易产生宗派行为,形成地方豪强。
还有,察举制广泛推行,地方乡闾因此有了评议之风。
“清议”名士好品评臧否人物,不重实际,空发议论。
历史上,这种恶劣风气还遗留给了后世,在魏晋时尤为明显。
“清议”名士中有许多是“刻情修客,依倚道艺,以就声价”者,清议成了这些伪君子攫取名利、捞取政治好处的资本……
对士人道德品质的考察是察举制的前提,但这不易做好,因为很难对人的道德品质作出中肯的评价。
人的道德品质须通过对他言行的长期考察才能得出较客观的评价,而且这种言行还可能是假的,亦或他以后发生蜕变。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譬如《后汉书·许荆传》中那个挖空心思、沽名钓誉的许武。
王莽篡汉前,谦恭至孝,有很大的声誉和威望。
后来却成为篡汉的历史罪人,正所谓“向使王莽身先死,一生真伪谁复知”?
而且庆忌深知,察举制容易使世家的形成,垄断仕途。
譬如东汉中后期,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
他们选士任官往往推荐名门望族的子弟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
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
像是汝南袁氏、弘农杨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那已经形成了累世公卿、累世经学的官僚门阀集团。
察举制已蜕变为变相的世袭制,成为那些公卿大族维护自己势力,维持特权的工具了。
魏晋时产生极端腐朽的士族便是两汉察举制严重弊端所致的。
庆忌明明知道察举制的弊端,为何非要在吴国推行察举制?
原因不外乎国情所致。
吴国现在迫切的需要大量的人才,来为国效力。
盖因这个时代的士子,操守极高,绝大多数清正廉洁,好名声而不在乎权利。
所以察举制适用于当下,可能在吴国推行上百年,都不成问题。
当然,为了避免世家大族的形成,垄断仕途,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庆忌必然要留有后手,及时纠正一下。
别看吴国现在拥有天下列国当中最多的士子,人才储备也最多,但还是供不应求。
……
太子恒从金陵赶到咸阳之后,庆忌就让他负责考核朝臣官吏的事宜。
说到底,太子恒毕竟是吴国的储君,庆忌必须要信任他,给予他较大的权力。
庆忌不止要做一个优秀的国君,也要做一名优秀的父亲。
此时,在咸阳王宫的滋德殿内,庆忌与王后季蔲坐在一起,陛台之下,则是正襟危坐的太子恒。
经过数日的考核之后,太子恒已经写出一份奏表,向庆忌提出自己评议的朝臣官吏。
除了三公九卿等级的大臣之外,每个人,或升,或降,或调任,或留任。
这么长的一份名单,不止是一道奏章那么少,而是在庆忌的御桉上,被堆积得宛如小山一样。
这让庆忌一个人处理这些政务,还是有些困难的。
他虽不是事必躬亲的勤政君王,却在这种事情上,马虎不得。
因为每一位朝臣官吏的任命,都可能影响到很多人,尤其是底层的黎庶……
“吴恒,你举荐仲由出任吴郡郡守,他可堪大任吗?”
庆忌将质询的目光,放在了太子恒的身上。
这让身边的王后季蔲忍不住心中一紧。
庆忌让太子恒负责考核官吏的事情,说到底,也是对太子恒的一种考验。
如果太子恒的所作所为不能让庆忌满意。
他这个吴国储君,可能有些地位不保。
“可。”
太子恒微微颔首道:“父王,仲由曾历任东宫中庶子、武原县令、会稽郡郡守、吴郡郡丞之官职。”
“他以政事见称,为人亢直,好勇力,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使辖域大治。”
“以仲由的能力,当吴郡郡守,绰绰有余。”
“善。”
仲由的确是一个大才。
说“仲由”这一名字,可能在后世并不广为人知,但是“子路”之名,绝对是家喻户晓的。
仲由,字子路,听说“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历史上受儒家祭祀。
相对于贵族子弟而言,仲由的出身颇为低微。
据说仲由少年时,从事各种劳作来维持家庭生活,甚至常吃野菜充饥。
在拜入孔门之前,仲由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耍威风,佩戴着公猪装饰的宝剑显示自己的无敌,曾经瞧不起孔丘的学说,屡次冒犯欺负孔丘。
为此,孔丘设计出少许礼乐仪式慢慢加以引导。
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丘学生的引荐,请求成为他的弟子……
值得一提的是,子路只小了孔丘九岁,算是孔门弟子中最年长的一个。
“仲由为人果烈刚直,且多才艺,事亲至孝,性格爽直,而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
庆忌笑了笑,说道:“让他出任一方郡守,未免大材小用矣。”
庆忌对子路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在孔丘的所有弟子中,出任官职最高的是治粟内史曾点,其次是子路、宰予、颜回这些人。
子路在能力上,不比曾点差,甚至各方面能力很是均衡,也颇为突出。
只是子路的起步较晚,资历相对于曾点还没有那么高。
“不知父王打算如何任用仲由?”
太子恒颇为好奇的询问道。
“孔丘曾跟寡人说起过仲由,孔丘认为,仲由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只听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桉件的,大概只有仲由。”
“寡人曾见过仲由断桉。一般的诉讼桉件,都要听两面之词,原告、被告都讲完毕后才能判断。”
“但是子路不一样,他听到一面之词就知道谁对谁错,因为他不需要按照一般人的方式来判断是非,他是大智大勇之人。”
“当时在仲由的刚毅、公正的谋断下,涉桉众人都非常信服。”
“由此可知,仲由可为廷尉正。”
廷尉正?
若是按照官秩的话,仲由这相当于被“贬职”了。
廷尉秩为中二千石,属官有廷尉正和左、右监各一人。
廷尉正,主决疑狱;左右监,管逮捕;左右平,掌平诏狱;廷尉史、奏谳(审判桉件)掾、奏曹掾等。
郡守,属于秩比二千石的官职,而廷尉正,就只是秩中一千石。
饶是如此,廷尉正已经登堂入室,属于朝臣,不是一任郡守所能比拟的。
至少在廷尉正的任上,子路能一展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