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重生之吴霸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6章 西征,徒劳无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大王,臣愿领兵,征讨羌戎!”

    作为大司马的伍子胥第一时间出列,慨然请命。www.399xs.com

    左司马田穰苴也不甘落后,跟着手持牙笏站了出来,朗声道:“大王,臣也愿率兵讨伐羌戎。不破羌戎,臣誓不还都!”

    “臣等愿战!”

    “战!”

    吴国的一众将领,熊子丹、勾践、胥门巢、公孙雄等人,尽皆站出来请战。

    武将们的表态,在朝堂上占据着绝对的分量!

    诚然,吴国现在还是文武不分家的。

    像文种、范蠡、伯噽这样的治世之才,仍旧能上战场,领兵作战。

    孙武、伍子胥等人也可以出任一方郡守、大都督,甚至是操持国政,担任卿相。

    文臣武将之间,是有些对立的。

    毕竟,相对来说,伍子胥、田穰苴等大将,可以出征在外,斩获大量的敌人首级,来得到许多封赏,通过军功得以晋升。

    而计然、孔丘这样的大臣,则是只能专心处理政务。

    一旦吴国又开辟出新的疆土,会使他们很是操劳……

    话虽如此,通过政绩,他们一样能获取封赏。

    在对待每个大臣,处理不同的事情所做出的成绩,庆忌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一视同仁,给予足够的封赏。

    “武安君,你怎么看?”

    庆忌将目光放在了孙武的身上。

    孙武的封号是武安君,军功爵位是大庶长,官职是国尉,等同于“三公”,跟伍子胥是一个等级的。

    甚至于,在此之前,孙武是唯一享有大庶长待遇的大将,唯一有“君”号的大将。

    只是,庆忌刻意抬举伍子胥,让伍子胥领兵出关,条山一战,大破魏军,又攻破了魏国的都城安邑,并夺取了河西之地。

    劳苦功高的伍子胥,已经被庆忌封为“武信君”,赐爵“大庶长”!

    这样一来,伍子胥就能在军中跟孙武并驾齐驱,不至于使孙武一家独大。

    孙武似乎是明白庆忌的心思,知道自己似乎封无可封,多多少少遭到了庆忌的一些猜疑。

    所以一直以来,孙武都没有主动发表自己的谏言,上朝的时候中规中矩,跟例行公事一般。

    这让庆忌内心有些不满,但终究是没有表露出来。

    孙武这样明哲保身,难道在他看来,庆忌就是一个不能善待功臣的国君吗?

    沉默不语的孙武,在被庆忌点名之后,想了一下,便道:“大王,臣以为,征讨羌人,开辟河西之地,无可厚非。”

    “西北的广袤原野,或有荒漠,臣曾经察看过。”

    “那里的河湟谷地,水草肥美,适宜耕种,适宜放牧,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自古以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若不能开辟羌地,则商路可能被羌人截断,无法维护吴国以及东西方商贾之利益,会使国库的收入有所减少。”

    “若羌人常年作乱,劫掠边陲,威胁到商路,恐怕我吴国每年出兵镇压,或是跟羌人长年累月的军事对峙,都将耗费不少。”

    “与其如此,何不一劳永逸,彻底解决掉羌人之乱?”

    “善!”

    孙武的说法,让庆忌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他的这一番言论,也已经说服了孔丘、文种、曾点、计然等大臣。

    毕竟,丝绸之路现在每年给吴国到来的收益,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很大程度上,奉行轻徭薄赋,藏富于民政策的吴国,每年收上来的赋税,都只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为什么吴国的国库仓禀,钱粮可以堆积如山?

    原因就在于,通过丝绸之路,吴国每年都能收取大量的关税、商税,将丝绸、茶叶、陶瓷、精盐、香水、肥皂、香皂等商品大量兜售到西方,让吴国赚得盆满钵满。

    这其中的利润,让人很是心动……

    由此可知,吴国岂能容忍羌人威胁到自己的财路?

    再者说,河西之地(河西走廊),也不是真正的贫瘠之地。

    河西走廊地域辽阔,地形复杂。

    其境内有高入云际的祁连山雪峰、凉州平原、有绵延起伏的大黄山、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飞珠泻玉的河流……

    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水和地下水形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既着河西走廊的万顷良田,使这里成为甘肃的天然粮仓。

    同样的,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在原来的历史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都是地沃物丰的繁华之地。

    唐代诗人岑参的“凉州七城十万家”和元稹的“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

    都是当时河西历史的真实写照!

    “大王,臣还是以为不妥!”

    右丞相孔丘站了出来,长叹一口气,向庆忌进言道:“动辄大战,始终是劳民伤财之举。”

    “夫河西之地,地形复杂,草原上、戈壁上的羌人骑兵,自小长于马背上,他们骑着马匹来去如风,行踪飘忽不定。”

    “纵然我吴国有铁骑、弓弩之利,羌人若不敢与我军一战,恐怕动辄大军,亦是徒劳无功。”

    “请大王慎重!”

    “……”

    孔丘的这一番话,也是不无道理的。

    如历史上的永乐皇帝朱棣,声势浩大的五征漠北,使边境稳固,但是在庆忌看来,朱棣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划不来。

    朱棣一征,由于路途遥远,朱棣心中堤防,此次出兵空前规模达到了五十万。

    在征伐路途上,五十万人的消耗量相当巨大,但是朱棣此次出征三个月后才偶遇几只小股敌军,几个月后才真正遇到本雅失里军,虽然大败敌军但仍是让本雅失里汗逃脱。

    由于后期补给问题,一征虽然成功,但是相比消耗不值一提。

    二征漠北如何?

    朱棣再一次派出五十万人马。

    在忽兰忽失温,五十万明军遇到三万瓦剌军主力,但是人数的优势完全没有显现。

    最后的结果是瓦剌军败逃,但是明军的损失显然超出瓦剌军甚多。

    如果不是神机营超常发挥,此战结果仍未可知。

    瓦剌部十几位王子被擒,但明军大将也损失殆尽,无奈之下,朱棣带着可怜的胜利班师。

    其余三征、四征、五征,朱棣“弥望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车辙马迹皆漫灭,疑其遁已久”……

    根本没有多少的战果。

    劳民伤财如此,朱棣实在称不上一个“大帝”。

    这要是换做庆忌,有大明那种强盛的国力,早就打到西欧,至少饮马多瑙河流域了。

    “大王,臣以为右丞相所言极是。”

    作为孔丘的弟子,治粟内史曾点站了出来,朝着庆忌躬身行礼道:“西北的羌戎,与之前的西戎八国不同。”

    “西戎八国早年就已经跟周室、秦国接触,文化颇为相近,属于半农耕、半游牧的戎狄国家。”

    “西戎在自己的地盘上,兴建城邑、碉堡,设立村、寨,效彷华夏之制,称王立国。”

    “而羌人则是彻头彻尾的戎狄。”

    “他们不习华夏之礼节,不知礼义廉耻,若上古时期之野蛮人。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

    “我大吴即便是大兵压境,恐怕都极难找寻到羌人部族的所在之处,进行一战。”

    “请大王明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