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从李元芳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0章 大明终将否极泰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海船上,胡宗宪正在翻看《筹海图编》。www.399xs.com

    他总督浙江军务后,为了彻底扫平倭寇,就命幕僚团队收集海防有关资料,编辑成这一部沿海军事图籍。

    历史上这部书诞生于嘉靖四十一年,如今却是早了好几年问世,全书共十三卷,图一七三幅,有“舆地全图”“沿海山沙图”“沿海郡县图”“日本岛夷入寇之图”等等,对于大明沿海地理、武器设施、海防战略,都有详尽的论述。

    其中最关键的还不是资料收集,而是战略眼光,比如御海洋篇,就是阐述制海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海防必宜防之于海”,主张“哨贼于远洋,击贼于近洋”。

    这些不是空话,有着大量的战术要诀,即便以后世反登陆战的经验来看,都堪称实用,胡宗宪自从成书后,就爱不释手,更是将自己诸多实战见解加以注释。

    以前是防守,现在更要进攻了。

    对于远征倭国,明军上下其实是不同意的,包括俞大猷、戚继光与谭纶在内,都认为此举太过大胆。

    自从一百多年前的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军事实力就急转直下,到了嘉靖朝,军中积累的弊病几乎难以解决,哪怕崛起俞戚这样的武将,扫荡入侵的倭寇没有问题,远征敌国终究难以办到。

    真要有那能力,早就出长城痛击俺答汗了,也轮不到倭国……

    而且还有前车之鉴,前元忽必烈曾先后两次派出大军,跨海击倭国,结果均以失败而终,且损失惨重,第三次也在酝酿中,最终没有付诸行动,不然的话,倒有点杨广三征高句丽的意思了。

    元军东征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后世往往只关注两次台风,可实际上仔细研究整个战争过程,能够发现元军是成功登陆交战的,却被倭军拼死抵抗,十分顽强,而元军里面则有诸多高丽军、南宋降军,军心不附,战力不足,是真的没占到什么便宜。

    正如杨广先征高句丽不成,李世民后来亲征,也没有打下,大国的综合国力自然远强过周边小国,但若说强国就一定能灭弱国,却是天真了,陷入战争泥沼的比比皆是,可不止一个杨广。

    因此明军上下反对者居多,并且都是拥有卓绝战略眼光的出面。

    胡宗宪原本也没想过,扫平倭寇居然要到反攻对方大本营的地步,直到天师提出。

    虽然那位从来没有具体参与过政事,可胡宗宪却有种莫名的信服感,清楚对方如此施为,肯定是有把握,也聆听了许多,最终才会上书。

    现在一路的风平浪静,就是个好兆头,紧接着马宁远来到身边的禀告,更代表着大军的补给有了着落:“部堂,朝鲜派来使臣。”

    胡宗宪问:“来的是谁?”

    马宁远道:“议政府左议政崔弘毅。”

    胡宗宪微微点头。

    朝鲜的官职也分品级,权势最高的是正一品领议政,俗称领相,相当于中土王朝的丞相,其下有左议政、右议政,皆是一品大员,相当于辅相,三议政统领百官,处理大小政务,不会轻出王都。

    能派左议政前来迎军,至少姿态上面,朝鲜是做足的。

    不过胡宗宪不只是看态度,还重实事:“粮草方面,朝鲜准备得如何?”

    明军远征,数目虽然不多,别说杨广那种动辄百万大军,连十万都没有,但粮草支撑仍是大问题,明军水师经过这几年的大力发展,依旧无法拥有完善的后勤线,自然需要朝鲜王朝的支持。

    马宁远笑着取出一物奉上:“那位崔议政早知部堂会询问,已经备下文书,详加说明。”

    胡宗宪接过,仔细翻看,渐渐的眉头就舒展开来。

    这位辅相没有大包大揽,还倒了不少苦水,因为朝鲜去年灾荒,目前的粮食实在不够用,但也将各地储粮调集,尽力运送过来,援助明军,并且还按照吩咐,做出了倭国地形的简图。

    对于朝鲜的上心,胡宗宪并不意外。

    明朝和朝鲜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开国的,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回了草原,李成桂则取代高丽建国,建国后便向大明称臣纳贡,此后朝贡一年三次,分别是天子的生日“圣节”、太子的生日“千秋节”和正月初一的“正旦节”。

    一年三贡,如此频繁,成为明朝藩属国中的绝对特例,何况除了三个定期朝贡外,朝鲜还以谢恩使、奏请使、进香陈慰使、进贺使、进献使、押送使等名义朝贡,大力进献处子和宦官,当然得到的赏赐也极为丰厚。

    历史上万历年间,日本发动壬辰倭乱,侵略朝鲜,明廷援朝抗日,打败了侵略军,助朝鲜复国,被颂为“再造之恩”,后来萨尔浒之战的时候,朝鲜派军助明朝作战,结果明军战败,朝鲜军主帅也被俘,后金希望朝鲜能够归附,共同对抗明朝,依旧被朝鲜拒绝。

    可以说在当藩臣这点上,朝鲜之于大明,比起新罗之于大唐,要忠诚太多了。

    如今朝鲜君臣也不敢糊弄明军,胡宗宪却依旧准备加一把火:“再去查一查,最为敌视倭国的朝鲜将领,登岛之后,给予他们机会……”

    马宁远心头一惊。

    两个相邻的国家,基本就不会相安无事,摩擦普遍存在,小国尤其如此。

    倭寇在明朝的构成,有相当一部分是反对海禁的商贾组成,但在朝鲜半岛,则是连年征战流浪过去的武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两国私下早有仇怨,朝鲜国内更有不少仇视倭人的存在。

    放纵朝鲜将领登岛,会发生什么,完全可以想象,受过圣人教诲的儒生岂能如此?

    胡宗宪看了看这位笑容消失,沉默下去的学生:“不忍?还是觉得老师做的事,与曾经教你的圣人之言,大为不符?”

    马宁远知道,这位老师对付倭寇都是用过毒药的,可谓百无禁忌,与普通文臣大不一样,但心中那根弦确实一时间弯不过来,低声道:“老师并不认同圣人之言,学生是知道的……”

    胡宗宪淡淡地道:“并非不认同,圣人的书是拿来做学问的,真正做实事,还要应时而动。”

    “我知你担忧,一旦我军成功登陆,再将屠刀交给朝鲜,对于接下来管制倭民,是有好处的,但长远来看,不见得是良策,隐患重重……”

    “然不得不如此啊!”

    说罢,轻轻叹了口气。

    听着老师叹息,马宁远先是一怔,旋即醒悟。

    如果大明强势,战无不胜,胡宗宪是不会利用朝鲜做刀的,那是徒留后患。

    但以明军目前的实力,还真的不能考虑太过长远的事情,圣人书中所言的那些,便是百无一用了。

    看着老师操劳瘦削的面庞,马宁远一时间也不知是何滋味,一句话脱口而出:“终要强军!强国!”

    胡宗宪眼睛一亮:“有这句话,便足矣!去吧!”

    马宁远行礼,转身去办事了。

    目送这位学生的离去,胡宗宪露出欣慰之色,对于这位学生的天赋,他是很看好的,只可惜为人有些迂腐,难免会被利用,倘若能改正这点,就能托付重任了。

    正琢磨着呢,一个不修边幅的文士朝着这边走来,正是徐渭。

    胡宗宪面色微变。

    这位大才近来都在观测天象,带来的恐怕不会是好消息。

    果不其然,徐渭来到面前,直接道:“近几日恐有飚风!”

    胡宗宪的脸色沉下,飚风就是台风,明军的船只本就质量堪忧,这段时间的航行报废了近两成,一旦遭遇台风,那全军覆没几乎是必然的结局……

    天时地利人和,后两者往往还能扭转,唯独天时只能规避,但在海上又能避到哪里去?

    徐渭的表情反倒挺轻松:“汝贞兄莫急,天师既要灭倭,必有安排,恐怕道门弟子早就来了,护我大军,安然抵达那外岛之地!”

    胡宗宪很快平复下来,只是点了点头。

    对于天师,他是极为钦佩的,但神道力量,则有忌惮。

    平心而论,哪怕明军实力不济,胡宗宪也不想借助修行者的力量,总觉得那会是一匹脱了缰的野马,难以控制。

    可惜这个关头,确实只能指望道门派人,前来施展法术,看看能否让船队尽早偏移台风中心,安然驶入马岛了。

    亦或者……

    胡宗宪突然想到,临行之际那位确实关照过,此行当好好祭拜一番龙王爷,立刻吩咐左右:“去准备一番,我要祭拜龙神。”

    徐渭喜欢修行,兴致勃勃地去了,其他幕僚和军士却有些惊奇。

    中国的信仰崇拜从来都是实用主义,这数百年来,祭拜龙王妈祖、土地山神都无法收到任何回应,对于神仙就渐渐不太在意了,海祭一年比一年敷衍。

    所幸后来土地山神逐渐复苏,香火重新旺盛起来,龙王妈祖虽然没有直接显灵,但也让信徒多了期待,如今骤然祭拜,是不是龙王爷爷要现身了?

    这场风波倒是让俞大猷和戚继光很快联袂到来。

    戚继光谦和谨慎,刚要委婉询问,俞大猷刚正的声音已经响起:“部堂,船械粮草不足,军中士气不定,祭祀龙神之举,徒增负担,并无实益啊!”

    显然这位大将认为胡宗宪在这个时候掀起祭祀,是很欠考虑的行为,直言相谏。

    胡宗宪看看这员干将,心想若无上官庇护,下场恐怕堪忧,淡淡地道:“若是三军之志,被此等小事动摇,入岛亦是危局!”

    俞大猷皱起眉头,继续直言不讳:“末将早有言,我军守东南海防,都未足备,今精兵简将,远征倭国,天时地利皆无,恐败多胜少!”

    胡宗宪平和地道:“说完了?说完了,就去稳定军心吧!”

    俞大猷果然不再多言,重重抱了抱拳:“末将告退!”

    戚继光暗暗苦笑,也上前不亢不卑地禀告了军务,才退了下去。

    等到胡宗宪再度一人独处,却是毫无愤怒,嘴角微扬,反倒满意地笑了笑。

    人才济济,否极泰来,严嵩已经彻底倒台,自己若真能为一国首辅,中兴国家,实乃大幸!

    未来暂且不说,危机还是毫不客气地逼近了。

    短短一日,海浪波涛就变得汹涌湍急,再过半日,远处的海天尽头,更有黑云清晰地出现,电闪雷鸣,看似缓慢,实则急速地逼了过来。

    胡宗宪立于船头,缓缓道:“这不是正常的天象,看来倭人用邪法相争了……”

    徐渭也沉不住气了,身躯随着船体起伏,脸色苍白下去:“那我大明的道士呢?有何咒法速速用啊!”

    绝望的气氛在军中蔓延,若无俞戚的治军之力,恐怕早就溃散,慌不择路往海里跳都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事情……

    所幸就在这时,之前祭拜的龙神牌位,突然流转出明光,不待众人惊呼,只听得哗啦一声,一头白龙破开海浪,直冲九霄。

    那龙身盘旋,遮住半边天空,鳞片在大日的光辉下粼粼闪亮,一对龙角枝桠纵横,五爪舒展,神威烁然,却又能身姿优美。

    龙口张开,更是吐出一道清晰可见的气息,天际间顿时强光大作,万雷轰鸣,几欲震裂苍穹,撕破天地。

    等到所有人下意识地闭起眼睛,又忍不住好奇地努力睁开时,就见不远处的黑云已然消失一空,足以葬送数万明军的台风直接平息,化作一片坦途。

    而那白龙蜿蜒至上空,俯瞰下方,威严的女子声音开始回荡:“吾乃昭灵沛泽普佑龙神,应天师之命,得汝等祭祀,护佑明军,大明必胜!”

    有将领这才记起,这位确实是大明敕封的龙神,只是被天师带入京师后,就基本没有现身过,百姓去龙神庙祭拜请愿,也不见显灵,以致于有人私下猜测是不是幻法伪装,专为欺君……

    此时终见分晓,明军先是一片寂静,然后欢呼声起,最终在胡宗宪的引导下,变成了统一的声浪,直冲天宇:“龙王神威!!大明必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