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海上升明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4章 攘外必先安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总理处。www.luanhen.com

    皇帝朱以海一边喝着姜桂茶,一边翻看着一份报告。

    突染风寒,皇帝脑袋昏沉,还总是流清涕,怕冷。御医劝皇帝多休息,可二月倒春寒里,各项事务依然繁重。

    姜桂茶里的锡兰肉桂加上广西老姜,配上祁门红茶,倒是让他稍舒服了些,连鼻子似乎都通畅了不少。

    “去年的冬估预算,做的还是不够严谨,太过于保守了。”

    朱以海手捂着暖暖的茶杯,一边抬头对阮大铖说道,阮大铖是内阁排名最后东阁大学士,不过他之前是户部尚书,所以现在内阁里,也是分票户部事务。

    这届内阁暂且只有两位殿阁大学士授予了总理大臣的头衔,就是首辅文安之和次辅王之仁。

    今天阮大铖来总理处,其实是奉召而来,并不是在此当值,新任的户部尚书马士英也被召来。

    总理处,新一届的总理大臣、协理大臣也都到齐了。

    除内阁两位总理大臣外,还有新任左都御史徐石麒,吏部尚书万元吉,左谏议大夫王永祚也加总理大臣。

    新任京营总督王相、内阁协办大学士张名振、堵胤锡,通政使沉文忠、兵部尚书沉犹龙为协理大臣。

    总共十人。

    其余的总理处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则是从中书科中书舍人、内阁中书舍人、翰林院、詹事府、六部主事、员外郎等抽调兼职,奉旨承直。

    分成四班,每班八人,日夜轮流当值,两天一轮。

    总理处这十位大臣也都是兼职,每天早朝后,先要来总理处面圣,当面禀奏几件要事,而皇帝也会将前一日处置的一些军机大事,交由总理大臣阁看似旨。

    若有需要大臣参谋商议之事,也会召集总理大臣会议,或针对事情只召见一二位。

    如无特别事情,则总理处只留两位大理轮班当值,一位总理大臣一位协理大臣,晚上则不当值,由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当值。

    总理处毕竟不能提前拆阅重要军机奏报,也不须要他们商议票拟建议,只是在总理处承旨办事而已,有时备皇帝顾问。

    今天皇帝把十位总理处的大臣都叫来了,召开总理处会议,也还是针对预算问题。

    去年皇帝搞分税。

    把地丁的六成留给地方,其它好几样税收也都六成给地方,仅四成上缴中央。

    给地方增加了留存后,地方上财政充裕不少,办起事来当然也会更便利,不过如何用好这钱也不简单。

    除了地方官员俸禄、办公开支等这些固定开支预算外,还有太多不是固定的开支,诸如兴修道路、城墙、水利、救灾等等,既不能不给半点预留,也不能提前预留太多,如何把握这个度比较难。

    地方上的冬估预算也需要中央户部审批,还得通过内阁和皇帝。

    而中央也还得有自己的预算,除了常规的百官俸禄、养兵、驿站、办学等开支外,还有河道、水利、城防、边镇、团练等,又有战争开支,甚至还有宫廷开支。

    今年要打大仗,还要修黄河,所以开支很大,预算做的多,可还是不能让朱以海满意,太过于扣扣索索,预算做的死,那么实行起来就会限制很多。

    “钱不够,朕可以从内帑中拔一些,也可以从内帑中借一些给户部,甚至还可以发行债券,而不是做预算打折扣。”

    “黄河今年得修,新河道现在一遇雨季,就又成三股,到处泛滥,危害几十府县,中原膏腴之地,不能放任不管。”

    “还有就是赈灾救济的款项,预留太少了,得增加,无钱无粮,如何救济灾民,如何让百姓重返家乡,甚至是就地安家?”

    “不把灾民安置好,只会损害更多。”

    “军费开支预算也低了。”

    朱以海很不满意,觉得马士英胆子太小,当然这预算主要还是阮大铖任户部尚书时主导做的,也有前届内阁的意思。

    现在新内阁,新总理处,新户部尚书,朱以海希望能够重新调整预算。

    “御营才完成了六镇的整编,太慢了,朕希望今年底,能够完成十八镇的整编,尤其是这披甲率至少得达到六成。”

    “还有各镇炮标、骑标都要能够配置到位,十二磅野战炮、三磅营属炮,还有骑兵的战马,这些都是比较费钱的,不把预算做到位,御营如何完成整编?”

    经过先前的一通大调整,皇帝以雷霆手段,把朝中那股收御营兵权的小苗头给直接掐断了。

    谁也别想夺走御营指挥权,御营只能直属皇帝。

    起码现在是这样。

    为了握住御营的直接指挥权,皇帝甚至只让户部供应部份军费,他用内帑再解决部份,又仍坚持厘金收入专用于御营。

    户部只出御营三分之一的军费。

    可他们预算的还是太少了。

    马士英再次回到中枢,虽然没能如阮大铖一样入阁,但能重返中枢,并担任户部尚书,他其实非常满意了。

    他也知道很多人一直紧盯着他们,骂他们奸臣,可这两年在江南卖命做事,也是做出不少实绩的,当然,也确实又得罪了许多人。

    江南本就是东林党大本营,这里还是皇帝起兵之初的基本盘,大量勋臣元老大臣都出自江南,可马士英还是顶着压力,在江南全面推行新政。

    一项项,全都是他亲自带头去督促推行,他也是彻底豁出去了,不怕得罪人,谁的面子也不给。

    清理官田,整顿军屯,开征工商税,征收厘金,每一项都要得罪无数人。

    好在有天子支持,也有北伐的节节胜利,让他在后方也算是能够势不少。

    现在刚入朝,就面临皇帝的不满。

    马士英也觉得有几分委屈,还是力谏皇帝。

    “陛下,臣以为如今虽然北伐形势大好,接连收复山东河南汉中甘肃等许多地方,但臣以为山东河南等地,如今情况并不好,连淮南都还没恢复过来,朝廷收复这些地方,其实是背上了很大的财政负担。

    短时间内很难获得什么税赋,陛下又仁爱子民,免这些地方百姓的地丁银,甚至赈济救灾的力度很大,这就是个大窟窿,朝廷往里面填很多钱粮进去,新收复的这些地方要派兵要派官,治理成本也很大。

    臣不反对陛下的这些仁政,只是这确实是很大负担。

    如今既要修黄河,又要赈灾民,还要整编御营、京营、屯营、外营,甚至要训练团练,要剿匪,哪一项都是很大的开支。

    军饷、装备、打仗的开支。

    北伐之初,我们虽只据有浙东一隅,但当时浙东基本完整,较为富裕,我们包袱不大,兵马也不多,北伐连捷,还能以战养战,甚至通过战争获得许多钱粮等。但现在我们不一样了,臣以为饭还是得一口口吃。

    臣也希望能够马上就攻入北京,收复两京十三省,可欲速则不达。

    如果陛下能够再多些耐心,多给些时间,那么不论是朝廷,还是将士们,还是百姓们,都会轻松不少。”

    “今年如果少整编几镇御营,财政上都能宽裕的多。”

    “少打一仗,就能减轻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军费。”

    马士英觉得如果计划订的太满,又要整编十八镇御营出来,又要进攻北京,还要攻下颍州南阳,甚至荆襄湖北,还要夺取褒城,进攻关中,实在是任务太重。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他斗胆提出,不妨改进攻北京为羊攻,假装做势要攻北京,但虚张声势而已。

    专心先收复河南,湖北荆襄都可以先放一放,一步步来,一仗仗打,不要同时几线做战,哪怕是调外镇、屯镇兵打仗,军费开销也很大的。

    行粮得发,粮草器械得消耗,更别说打仗还得有抚恤奖赏这些都是天文数字。

    不如让外镇、屯镇、团练们一边加紧屯田,一边加紧训练,朝廷也可以陆续给他们充实铠甲武器装备。

    打仗还是得靠装备更好,训练更足,实战经验更丰富,斗志更昂扬的御营来打。

    御营打主力,外镇屯镇团练打辅助。

    若是羊攻北京效果好,还可以迫的鞑子撤兵、岁币。

    “陛下,须得张驰有度,否则弦如果一直紧绷着,很容易崩断。”

    “陛下年富力强,何不再多些耐心,不说十年生聚,只需要三五年,到时我大明便能彻底碾压鞑虏,收入中原,重回旧都,也不过是瓜熟蒂落的事情。”

    朱以海很认真听着马士英的话,觉得他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

    自己确实有些着急了,本想着是拼一把,现在看来,有些欠妥。

    几年时间,有如今形势,确实很难得,但也有些到极限了。

    朱以海想直接打到北京城下去,倒没想过跟鞑子打一场北京大战,他原先认定,如果他真能一路北进,那么跟鞑子在河间一带,可能会有一场会战。

    此战能胜,则可直抵北京城下,到时鞑子极可能会退走关外,北京便可一举收复。

    所以关键的还是在河北的这一战,这可能会是鞑子最后主力的全力一战,风险还是挺大的。

    “诸位爱卿以为马卿所言如何?”

    首辅文安之直言,“臣以为马公所言很有道理,先把整编好的御营六镇调到河南,先攻取颖州,然后再取南阳,再攻襄阳,稳打稳扎。

    关外辽东也好,陕甘汉中也好,或是湖南江西,太行直隶都只骚扰牵制。”

    一次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先攻颍州,再破南阳,然后取襄阳、郧阳,尽量避免两线甚至多线作战。

    不急着去攻北京,而是先零削碎切鞑子在外的兵马,若是鞑子来救,那就围城打援,在自己熟悉的战场上迎战鞑子。

    “打仗,尤其打大仗,还得是用御营,外镇、屯镇、团练等兵马,打大仗风险太大。”

    文安之甚至直言不讳的当众对皇帝道,六镇御营入河南打颍州,也是从河南地方军头手里拿回河南掌控权的大好机会,六镇进入,犹如泰山压顶,到时调河南山东诸军镇到颍州听令,到时便可解决这些军镇。

    河南要想治理安定,必须先解决这些军阀,否则仅仅是派副职,或对调些军官,是不够的,不真正解决这些军阀,那么一切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不管是整编还是遣散还是调离,都得处理。

    现在冒大风险北伐旧都,不如先清理掉眼皮底下的隐患。

    武英殿大学士朱大典也直言,“山东河南的那些外镇、团练,虽说不少自称义军,但他们有些是土寨,有些是贼匪出身,大家确实都打鞑子,可他们控制州县,犹如私人地盘,不管是征兵还是征税,都是自行其是,朝廷的法令制度,在他们控制地是不太好用的,朝廷派去的管,这些兵将也是不太理会的。”

    这种情况不是现在才有,也不仅山东河南才有,而是自崇祯末就已经出现了,也就是御营的军纪好,其它军队自成体系,本就鱼龙混杂。

    甚至兵匪难分的。

    “那个河南总兵李际遇,崇祯朝时就是河南三大土寨势力之一,早前也投过顺降过虏,如今虽归附朝廷,但行事还是以前一般。他们攻下洛阳时,也是把城里的钱粮都抢光,甚至还勒索敲诈城中大户士绅,他们在控制的地方,私自劝捐摊派更不用说,甚至纵兵抢掠也是常有的事情。

    李际遇完全把手里的兵当成私军,朝廷派去的官员,迟迟在地方打不开局面,就是他们故意不配合。

    如今就当如元辅所说,御营西进河南,顺势把鲁西南、河南诸地的这些所谓团练的军阀,彻底整顿一番,否则迟早是祸患。”

    “是啊,之前的形势下,他们能够起来抗虏,朝廷给他们授官封爵,给赏银给编制,但那不过是权宜之计。

    如今必须得整顿了,李际遇等若是能够识时务,朝廷可以保留他们的官阶爵位,另给安排官职,甚至多给赏银,他的兵该整编的整编,该遣散的遣散,给些赏银、遣散费。”

    兵部尚书、协理大臣沉犹龙也是这态度。

    朱以海觉得这听起来有几分卸磨杀驴的意思,可站在朝廷角度,不可能会纵容出军阀藩镇来的,除非是没能力约束。

    现在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空当,自然得处置。

    解决的方法,就是御营整编好的六镇开过去,直接给他们整编、遣散,以强大的朝廷御营武力做保证,若是抗旨不从,该剿就剿。

    当然,文安之他们了认为,只要朝廷这六镇大军开过去,不需要直接开进到他们的地盘上,估计李际遇、许定国、李化鲸、丁启光这些山东河南团练各镇,就会识时务的听从朝廷旨意,该整编整编该遣散遣散了。

    朱以海点头。

    “那就干脆议一下,该如何安置中原诸镇的将领士兵们,必须得妥善处置,尽量避免不该有的局面出现。

    不管怎么说,他们也还是抗虏有功的义军,是朝廷正式编设的团练,就算现在形势所需要要裁撤,也得妥善处置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