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代河山风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44、博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史从云出来侧殿,外面的风有些大。

    “快到夏天了......”看着外面的夜色和灯火,太原城虽大,却远不如南方的城市繁华。

    “官家,咱们秋天不到就能回去吧。”身边的亲兵道。

    “那肯定,不然你想在这过年。”史从云说着接过魏敏递上的书信。

    春末的风呼呼的吹着,穿过屋顶的鸱吻,发出一阵阵呜咽之声,像是女人或是孩童的哭诉,“鬼玩意儿,明天让人拆了。”史从云不爽的说。

    “官家,那是龙王爷的儿子,会吐水灭火哩。”

    “老子还是龙王爷呢,不认这儿子。”

    众人笑起来,随后道:“尊令,明天就叫人拆了。”

    史从云招手,远处的星星点点,魏敏小心掌着灯过来,为他照亮,来到这个世界那么多年,他终于习惯黑暗,一开始是极度不适应的。

    史从云原本心情大好,马到功成的喜悦,八面威风的得意,定乱天下的快意,美人相伴的舒畅,原本觉得到了人生巅峰,膨胀得不得了。

    结果如今一看这份秘密来信,顿时那些膨胀一下便缩回去,心里快速凉下来。

    众人见他脸色不对,都没有问,众多亲兵却都下意识把手放在刀柄上,“官家......”

    史从云摇摇头,“你们退下吧,把小黄花叫出来。”

    众人纷纷退下,不会儿小黄花出来,手来拿着漂亮的雪白貂皮斗篷披在他身上,“阿郎。”

    史从云拉着她的小手,心才安宁一些。

    “阿郎,你心里烦恼么?”小姑娘歪着脑袋问,别人是不敢这么问皇帝话的。

    史从云搂住她,哈哈笑道:“嗯,不过你陪着我就烦了。”

    “那我一直陪着你,永远也不走开。”

    史从云伸手轻轻点了点她的鼻子,“如果天下人都像你一样纯真,我就不会烦恼了。”

    小姑娘似懂非懂的点头。

    “不过那样也不好,你就不算朕独一无二的宝贝了。”

    史从云说着叹了口气:“其实我早想过那么一天,所谓秦皇汉武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小姑娘没听说过秦皇汉武,只是安静的听他说话。

    其实人们对皇权是有很大误解的,特别是受影视剧等的影响,中国数千年,做过皇帝或者一方诸侯领袖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但要集权到秦皇汉武的程度非常困难,说他们是千古一帝确实也不为过,因为很少有人做到。

    秦始皇灭六国自不同说,而汉武帝虽然叫武帝,但其武功却少有人知道,只知道他打败匈奴,漠北无王庭之类的。

    其实中国的核心版图有许多都是武帝时期纳入汉朝统治的,南面和西南的广东、广西、福建、越南北部,云南,贵州部分;西北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内蒙部分,朝鲜半岛中北部等。

    相较于秦始皇时期,武帝开拓的新疆域已经超过一个秦国,也正因为这些武功和政治手腕的相辅相成,才成就了他的权势,他的威望,他的集权。

    而历史上九成九的领袖,皇帝等,是做不到的,一旦某个封建王朝扩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和瓶颈,那就是皇权和相权的冲突。

    冲突不合适,应该说达到一个平衡点,双方相互制衡。

    而如果要深究,说相权也不准确,宰相们只是代表,更加准确的说法是官僚集团与皇权达到平衡。

    帝国时代,当皇权与官僚的权力达到平衡时,国家也差不多就到顶了。

    只有极少数的皇帝能够打破这种枷锁,汉武帝靠的就是他的庞大的武功功绩强势获得话语权,最终才压制官僚集团,打破官僚集团的束缚,成了为所欲为的汉武大帝。

    这样的皇帝,数千的历史里也很少见,更多的要么妥协,要么艰难维持平衡,还有些则是李存勖之类的下场。

    随着秦国的扩张,官僚集团的壮大,史从云也越发感受到了这种压力。

    或者说他早有一些预感,历史看多了,其中很多逻辑就清晰起来。

    大梁的情况,百官们看似是针对皇后,其实是冲着他这个皇帝来的,或者说皇权。

    史从云自己只看了一会儿,很快明白这件事的本质,闾丘仲卿为什么要给他发密信。

    官僚集团想从皇权中为自己争夺更多的权力和利益,由此才引发李谷和闾丘仲卿的争论,那只是一个借口,点燃柴薪的火种而已。

    他们为什么要在这时闹出这样的动静,道理很简单,因为自己这个皇帝不在京城。

    官僚门以为自己要去打太原,太原那么难打,一时半会拿不下,短时间内回去不了,如此大好机会,朝中如果能逼迫皇后妥协,等天子回朝很多事已经水到渠成。

    绝大多数皇帝没法和大多数官僚对抗,天下那么多事,那么多人,不可能全部皇族去做,皇帝去管,必须依赖庞大的官僚集团。

    史从云叹口气,道理其实他都懂,他毕竟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才,读书时候老师还夸他国家栋梁,虽然后来也没怎么栋梁起来就是。

    但他向来是觉得自己是国家栋梁的。

    明白问题和解决问题,中间往往有不可愉悦的鸿沟,

    他心里理性的思考过这件事。

    官僚们一点不盼着他死,大致上反而会希望他活得更好,只是在此前提下,要为自己截取更大的利益。

    至于什么要防皇后成武则天,什么防止官家沉迷美色,为国家,为江山社稷考虑之类的都是冠冕堂皇的屁话。

    他抢周宪,抢花蕊的时候怎么没人出来说话?都是为利益盘算罢了,非要套上一层忠孝仁义的外皮,这是受了儒家的影响。

    作为受过科学教育的栋梁青年,他自然也不会对官僚集团做什么道德谴责,痛斥人性丑恶之类的,那和干什么事都只会张嘴就冠冕堂皇的忠孝仁义那些官僚也没区别,智商都被他们拉低了。

    他认真思考过,这事是符合逻辑的,可以用数学的博弈来解释。

    模拟一个简单的博弈游戏:

    先假设社会有a、b、c三种人,他们共同分100财富。

    三种人各自提出自己的方案,话语权方面,a先提议,b第二,c最后。

    且当其中一方的提议没有获得半数以上同意时,则会被杀;如果获得半数以上同意,则按照该规则来分钱。

    三种人都遵循绝对理智,人性本恶两个条件。

    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下,不少人都觉得优先话语权的a很危险,因为a第一个提议,一旦b和c等一开口就反对岂不是死定了?

    其实不然,只要b理智,他就明白绝不能让a死。

    如果b和c都不同意,导致第一个说话的a被杀,那第二个说话的b无论如何都会死。

    因为只要c不管b说什么都反对,b就没法获得半数以上同意,又因为人性本恶,c不会放过b,结果肯定是b被杀,c得全部的100财富。

    这个结果话语权在第二的b是十分明白的,所以他无论如何都不敢让a死,a死他也活不成。

    所以不管a说什么,b都会完全赞成,只有支持a他才能活。

    这件事a也明白,所以a一定会把所有财富据为己有,因为b会支持他,加上他自己支持率超过一半,毫无悬念,而c说什么完全不重要。

    分配结果是a:b:c=100:0:0

    当人增加,变成s、a、b、c四种人分配财富,还是依次说话,这时s有最优先话语权。

    他只用按照s:a:b:c=98:0:1:1来分配就能通过。

    因为b、c明白,如果s死,则局面重新回到a、b、c三人分100财富的情况,他们都是0,一无所有。

    而s活着,给他们每人1,至少好过一无所有,所以只要s给予任何财富与b、c,他们都会同意,而中间的a会一无所有。

    在帝国制下,s就类似皇族,b、c则是底层民众,中间的a就是官僚群体。

    这就是数学上的博弈。当然,这只是建立在理想模型下的博弈,现实中情况更加复杂,皇帝对官僚是依靠的,又是防范的。

    所以理智的皇帝都明白皇权得以保证的终极奥秘就是拉拢底层百姓,防范和利用中间的官僚。

    皇帝的权术,史从云有自己的理解,科学的理解。

    大梁城里的事,就是官僚想为自己争利闹出来的,他脑子转得飞快,静站立在夜色中,努力思考要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这并不是一件好做的事.......

    .........

    忻州北面,大道上烟尘滚滚,大队人马连成长龙,战马嘶鸣,人影错落。

    大队骑兵正沿着山谷的平地往南走,往后一直看不到队伍的尽头。

    走了一会儿,领头的大汉停下马来,他身着汉人官袍,没有着甲,他远远指着西面的村子,用契丹语说道:“派人去问问,这里到了哪,离忻口还有多远,快去快回来!”

    很快领命的人就打马去了。

    下令者正是辽国南府宰相耶律沙。

    太原告急的求救信大致十来天前送到辽国上京,当时朝中发生了争吵,有人认为史从云太厉害,而他们前年才损兵折将,没有精兵可以救援,北汉保不住。

    有人认为丢了太原,以后他们再没有办法和南面对抗,无论如何都要保北汉。

    双方各有道理,争吵半天还是没有结果,最终还是出兵派占据上风。

    虽然两年前兵败的心理阴影还在,虽然说起史从云的名字依旧会让不少人不寒而栗,可如果不救北汉,没了太原,以后他们就要被堵在雁门关外,失去对河东的控制,对河中、河北和中原的威胁也大大降低,再难以威胁秦国,也没有机会南下中原腹地劫掠。

    那样的局面是辽国难以接受的。

    于是最终朝廷上还是出兵救援太原的声音占据上风。

    也有不少人在朝堂上说了,救援太原并不会一定要与史从云开战,毕竟北汉的儿子皇帝求救信里写得清楚,史从云御驾亲征,那是国中很多人担心的最大原因。

    所以有人安慰,只用出兵越过忻口,逼近忻州就能让秦军撤退,秦军就算再厉害,也会怕两面夹击的风险。

    太原本来就是金城汤池,到时太原守军在内,他们的援军在外,秦军稍有不慎就会被两面夹击,他们见局势不利,应该就会撤军。

    这个说法说服不少人,只是当讨论起领兵人选的时候,朝堂上一下寂静了。

    若是以前,这样的大任会十有八九会落到南院大王耶律挞烈身上,但他两年前已经被秦国皇帝史从云抓了,陛下派来使者去大梁,请求以黄金和美女换人,但秦国没有答应。

    最后,这令人不安心的差事就落到了他南院宰相耶律沙的头上。

    对此耶律沙倒是没有推辞和畏惧,史从云虽然被萧思温等人说得如何如何厉害,在他看来也不过是运气好些打了场胜仗的小辈。

    萧思温乃至陛下十有八九是作战不利,所以想通过夸张对手的强大来推脱罪责。

    再说这次他们并不是去找秦军决战,而是去解围,只要威胁逼迫他们撤军就可以。

    而南京留守萧思温也给他派了一名将领,领了一千兵来,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耶律斜轸,他在国中身份最贵,他的爷爷耶律曷鲁是契丹迭剌部人,太祖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同族兄弟、心腹大臣。

    是皇族亲贵,他也不敢怠慢。

    路上还有各部族军过来汇合,当大军到达代州附近时候,已经有一万余人,后续还有人来。

    耶律沙心想,这时太原还在坚守,等他大军到了忻州,秦军应该就会撤退了,太原城下的决战不会有,顶多是南下路上小股部队的阻击,那才是他准备打的战。

    因为等他们到了太原城外,秦军就会被两面夹击了。

    只要他突破防线到达太原外围就算成功,回去就是一件大功,就能更进一步,朝廷里的人胆小如鼠,鼠目寸光,反正就是草原上的老鼠,这样的美差还不敢接。

    正想着,斥候回来告诉他,西面的村子里没人,汉人早跑了,不过西南面的大道上发现了敌军的斥候,见他他们之后立即掉头走了。

    耶律沙顿时提起精神,来了,那肯定是太原北面的秦军阻援部队,不让他们通过驰援太原,好让城下的秦军专心攻城。

    只要他们快速打过去,就能为太原解围,杀过去!他心里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