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帝国争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全面退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只是一个晚上,阿斯特拉罕的外围防线就被敌人攻破了,超出所有人预料。www.biquge001.com

    所幸的是,局面没有表现的那么糟糕。

    为了突破这条防线,西陆集团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天亮之后,空军出动侦察机,对伏尔加河东岸战线进行了一次全范围侦查。

    西陆集团不但动用了3个装甲旅,还出动了1个军属炮兵旅、1个火箭炮营与至少3支营级低空突击部队。

    参战总兵力超过了18000人,动用的各类主战武器更是不计其数。

    其中,只是主战坦克就超过了500辆。

    仅仅在防线东端主阵地附近,就有接近100辆T系列主战坦克的残骸,而在西端主阵地附近,坦克战车的残骸更多。

    西陆集团投入的3个装甲旅,基本都已丧失了作战能力。

    到此为止,仅仅是在伏尔加格勒到阿斯特拉罕的这条进攻路线上,西陆集团就损失了差不多1000辆主战坦克。

    关键就在这里。

    该方向上,西陆集团总共才3个师级装甲部队,就算把其他部队的也算上,能够动用的主战坦克也就在1500辆到1800辆之间。关键是,在此之前的战斗当中已经损失了数百辆坦克。

    也就是说,西陆集团在该方向上,损失了约三分之二的主战坦克。

    这意味着,西陆集团的地面部队基本上丧失了突击能力,就算还能够发动进攻,那也是强弩之末。

    现在,摆在西陆集团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

    一是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攻打阿斯特拉罕,在这座已变成堡垒的城市,跟绝不投降的东方集团的守军死战到底。

    或许能拿下阿斯特拉罕,也有可能在此遭遇战略性失败。

    二是暂时停止进攻,等预备队跟上来,再去攻打阿斯特拉罕。

    显然,稍微有一点脑子的指挥官都会选择后者。

    可问题是,预备队在什么时候才能跟上来?

    虽然在所有方向上,西陆集团的大军都已取得突破,但是损失都不小,而且都提前动用了预备队。

    比如在新罗西斯克那边,预备队已经替代主力。

    如果只是一个方向出了问题,那还没什么好担心的。

    预备队有梯次之分,在进攻初期,跟随突击部队前进的,其实是战役级预备队,也就是集团军级的预备队,主要任务是在战役级别的战斗当中,为主力部队提供支持,以确保达成战役目的。

    往上,还有战略预备队。

    在西骆沙陆军,战略预备队是第9集团军。

    该集团军部署在伏尔加格勒西边,和平时期的在编率为60%,而且能够在72小时之内完成动员,并达到满编状态。

    关键就是,该集团军有全套主战装备,在完成动员之后就能开赴战场。

    在大战爆发前,该集团军已完成动员,总兵力达到了15万,其主力是1个装甲师与3个机步师。

    这里,3个机步师是轻装甲部队。

    其实,这也是预备队的特点,拥有较强的战略机动能力,能够在关键的时刻出现在关键地点。

    可问题是,只有这么1个集团军。

    在西骆沙陆军的作战计划中,第9集团军所肩负的头号任务,就是协助顶在前面的第1集团军攻打阿斯特拉罕,或者是在第1集团军拿下了阿斯特拉罕之后,赶在东方集团完成部署调整前继续向东突击。

    当所有方向都出了问题,只靠1个集团军,肯定是杯水车薪。

    再说,第9集团军本身不算强大。

    在西骆沙的五个主力集团军当中,最强的肯定是第1集团军,不但满编总兵力达到惊人的35万,而且和平时期的在编率都高达95%,几乎能够在任何时候投入战斗,不存在需要花时间进行动员的问题。

    另外的3个主力集团军,总兵力都在25万到30万之间,在编率不低于90%。

    可见,第9集团军最弱。

    现在,要靠第9集团军去堵住所有的漏洞,显然是勉为其难。

    更加要命的是,在第一阶段战略进攻当中,西骆沙陆军的头号任务并不是拿下阔海北面的阿斯特拉罕,而是进军新罗西斯克,夺取这座位于墨海东北的港口,切断梁夏帝国与东骆沙的海运航线。

    最终目的,仍然是扫荡枷锁路桥,攻打与占领跋窟油田。

    为了达到目的,西陆集团不但在枷锁陆桥方向投入了2个主力集团军,也就是第3与第7集团军,还投入了接近一半的物资,就连第9集团军都派了一个机步师过去,专门守卫后勤补给线。

    此外,枷锁陆桥那边的进攻行动,占用了太多运输力量。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进军阿斯特拉罕的行动遇到麻烦的时候,西陆集团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运力把预备队送上来。

    当然,也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可用。

    要说的话,这是帝国空军的功劳。

    在之前几天里,帝国空军的战术航空兵以遮断轰炸为主。

    虽然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只是多用途战斗机就被击落数百架,还因为遭到偷袭而损失了1架前出的大型预警指挥机,阵亡与失踪的飞行员接近1000名,但是取得的战果也很突出,摧毁了1500千米范围内大约三分之二的火车头,摧毁的列车车厢更是不计其数,并且通过轰炸桥梁与隧道,使得从西骆沙腹地到前线的铁路运输量,直接减少了6成,而且难以在段时间内恢复。

    依靠公路运输,也只是聊胜于无。

    虽然装甲部队主要依托公路推进,但是在大规模战争中,主要还是得依靠铁路,公路为辅助性质。

    这也是大陆战场的基本情况。

    在伏尔加河的东西两岸,交通都以铁路为轴线,依靠沿途车站与公路连接,再通过公路连接各地。

    不管是进攻方、还是防御方,都高度依赖铁路。

    原因也很简单,在海运与内河航运都靠不住的大陆腹地,只有铁路能够承担海量的运输任务。

    当然,还有兵力的问题。

    以当前的局面,西骆沙最多能把第9集团军的2个师送上来,至少都需要3天,还无法保证这2个师能获得足够的给养。根据前面几天的表现,比如作战损失率,2个师肯定于事无补。

    要想维持进攻势头,必须依靠西陆集团的其他国家,特别是迢曼帝国。

    按照军情局掌握的情报,迢曼帝国等西陆集团成员国对西骆沙做出了承诺,保证会在开战之后派地面部队参战。

    关键是派多少部队参战。

    按较为可靠的说法,迢曼帝国至少会投入1个军的兵力,而其他的主要成员国,即罗利王国、洛克国、斯班王国与布兰王国,投入的兵力都不会少于1个师,众多的二流盟国,投入的兵力也在旅级以上。

    要这么算的话,盟国提供的兵力大约有2个军。

    其实,这些部队大多是部署在西骆沙的占领军,只有洛克国与布兰王国的军队没有部署在西骆沙境内。

    2个军不算少,更何况都是长期部署在前线的精锐部队。

    可问题是,这些盟友的作战部队,其实都是战略预备队,在计划当中,并不会参与首轮突击任务。

    原因就是,盟友的军队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完成战前动员。

    即便是日常战备水准较高的迢曼驻军,也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成动员工作,然后还要花几天时间开赴前线。

    为此,西陆集团盟军大举参战的时间,其实是在开战之后半个月。

    要说的话,西骆沙陆军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做的战备,即首轮突击时间为15天,最低目标攻占阿斯特拉罕。

    在拿下了这座城市之后,才能停下来,等待盟友的援军到达。

    现在的问题是,西骆沙军队无论如何都无法在15天之内打下阿斯特拉罕,也就不可能按照计划完成作战任务。

    等盟友的援军赶到,再发起进攻?

    显然,这很不现实。

    关键也就一个,东方集团绝不会坐以待毙,除了会利用这些时间加强防御部署,还可能发起反击。

    真让东方集团顺利发起反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到时,就算是顶住了东方集团的反击,也只能放弃进攻行动,并提前转为战略防御。

    可惜的是,这也是西骆沙当局最不愿意接受的结果。

    也许,迢曼帝国是想借这场战争,消除西陆集团的内部矛盾,并巩固自身地位,从而维护其霸权。

    可是,西骆沙当局想获得的,必然是重新实现统一。

    不但要打下阿斯特拉罕,还要占领整个东骆沙。

    提前转为防御,那么西骆沙什么都得不到。

    在继续进攻与停止前进之间,西骆沙当局必然选择前者,哪怕明知道会因此丧失取得更大胜利的机会。

    再结合空军获取的战场信息,不难判断出,敌人最多会停留一天,也许在半天之后就会重新发动进攻。

    只是,投入的兵力不会太多。

    东方集团也没法投入足够的兵力来顶住敌人的进攻。

    正是如此,在13日的上午,回到阿特劳之后,廉明阳从郑直爽那里收到消息,他们有半天时间调整状态。

    损失的武装直升机,暂时是不要想了。

    别说是“直-10a”,现在连“直-7w”都没有,最快要等到月底,才有望获得补充的武装直升机。

    不过,运输直升机足够的多,而且缺乏飞行员。

    这些直升机全是通过铁路运送过来的,而且主要是“直-4”,其中一些甚至处于半封存状态。

    其实,这些直升机原本就存放在东骆沙东部的沙漠里面。

    除了早期型号,在波伊战争后期生产与装备的“直-4”都在退役之后封存,而且存放地点就是东骆沙的克孜勒库姆沙漠

    原因也很简单,这里是全球最干旱的地方,年降水不足40毫米。

    所谓“封存”,其实是拆掉易损部件,做了防锈处理后,再用帆布裹起来,而不是真的密封。

    因为非常干燥,所以就算是露天摆放,问题也不大。

    在启封后,只需要做必要的检查,更换容易老化的耗材,进行必要的测试,就能交付给部队使用。

    有十多架“直-4D”已经组装起来,并且完成了检修。

    廉明阳没跟其他飞行员争功,不是他大度,而是他驾驶的那架“直-10a”在返航途中爆了一台发动机,一时半会根本修不好,除非是征用其他机组的武装直升机,不然就得去飞运输直升机。

    对廉明阳来说,飞“直-4D”没有任何挑战性。

    “直-4D”是帝国陆军飞行学院的教练直升机,所有的飞行员在毕业之前,都要驾驶这种直升机飞行50小时,才能够参加结业考核,而且在几十个飞行考核项目中,用的也是这种直升机。

    原因无二,“直-4D”不但便宜,而且非常的皮实耐用。

    其实,武器操作员也要掌握飞行技巧,因为遇到特殊情况时,需要由武器操作员驾驶直升机。

    因为只是在紧急时刻控制直升机,所以姜尚贵这样的武器操作员,也是在“直-4D”上接受飞行训练。在和平时期,武器操作员每年都要进行一次集训,主要项目就是单独驾驶直升机飞行。

    在此,廉明阳领到了新任务。

    尽最大的努力,向阿斯特拉罕运送兵力与物资,并且在返航时接走重伤员,送往后方的战地医院。

    别看“直-4D”一次只能运载1吨多货物,但是往返飞行一趟也就只需要2个小时。

    关键还有,“直-4D”以皮实著称。

    波伊战争期间,“直-4D”就以极高的出动强度,证明是一种极为可靠的运输直升机。在帝国陆航的作战记录中,有1架“直-4D”创造了在3天的战斗中,出动42了架次,总共飞行56小时的纪录。

    至今,该纪录都没有被打破!

    用陆航飞行员的话来说,只要飞行员没有累垮,那么“直-4D”就能一直飞行!

    如果没有这种极为可靠的直升机,波伊战争也不会打十几年,最多只需要几年时间,就能够逼迫帝国撤军。

    其实,也正是因为非常可靠,帝国陆军才将大部分“直-4D”封存了起来。

    现在,这些封存的直升机开始发挥余热了。

    领了任务,廉明阳与姜尚贵就去“领”了一架“直-4D”,随后在地勤部队招募了2名机枪手。

    随后,在让后勤保障部队装载货物的时候,两人才赶去吃了早饭。

    至于安装舱门机枪,机枪手负责,不用飞行员亲自过问,等到出发的时候,再做检查也不迟。

    此时,已经是上午10点过。

    其实,在停下来的时候,廉明阳与姜尚贵才感到了饥饿,仿佛整个人都被掏空,浑身上下没半点力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