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晚唐浮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1章 劈波斩浪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1201章 劈波斩浪

    天气其实有些糟糕,尤其是在季节转换的时候。www.luanhen.com

    平海军目前已经有三艘“海鲛丁”型船只了,并培训出了一批熟悉船只的水手。

    三艘大船,邵圣亲自赐名:定远、镇远、抚远。

    每艘船载运了二百余名士兵以及部分后勤物资,底舱内挤得满满当当,甚至连甲板上都站了不少人。

    今天刮的是东南风,很大。

    风卷着海水,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涌浪,时不时拍打在海面上,发出巨大的轰响,溅起无数白色的水沫。

    三艘领航的船只如同无助的落叶般在海面上起起伏伏。初次登临海上的赤水军使范河脸色苍白,双手牢牢抓住一切可以固定身体的地方,指关节都发白了。

    平海军两位主将朱亮、赵宗诲一前一后走了过来,笑着将范河引入了船艉的舱室内。

    范河已经吐过两回了,浑身虚弱无力。

    朱亮、赵宗诲搀扶他的时候,丝毫感觉不到这位陆地猛虎身上的力量。心中不禁感叹,再勇猛无匹的壮士,一旦到了海上,吐得七荤八素的时候,他就是只待宰的羔羊。

    “不意辽海风浪竟也这般大。”喝了两口水,清了清嘴里的异味后,范河苦笑道。

    “平时没这么大,今天运气不好。”朱亮倒是慢慢习惯海上的风浪了。

    他是西城老人,与范河也比较熟悉,因此开起了玩笑:“知范家四郎来,海龙王高兴着呢。”

    赵宗诲脸色一变。大海之上,可开不得这种玩笑。

    “好好休息吧,起码还得两天才能到。”朱亮扔给范河一张毛毯,道:“海上风大,若嫌冷,便盖此毯。”

    范河还没说话,却听轰隆一声巨响,大浪涌来,细碎的水花横扫过整个甲板,余势未衰,又灌进了艉楼舱室内,打湿了桌面,也打湿了毛毯。

    “哗啦!”挂在舱壁上的一幅海图落了下来,渐渐被海水浸湿。www.83kxs.com

    “我得去看看将士们。”范河将湿毛毯甩在一边,摇摇晃晃地起身。

    朱亮无奈,让两名水手跟着范河,随时照应。

    风浪继续,船身不断摇晃着,倾斜的角度看着就很吓人。

    范河来到了甲板上。凛冽的海风灌入嘴里,连话都很难说出来。

    范河又抬起头,桅杆上的旗帜被吹得呼啦啦作响,时不时发出噼啪般的骇人声响。

    桅篮里的水手早就下来了。没人会傻到这种天气还登高瞭望,一不留神被吹落海里,找谁哭去?

    “真是隔行如隔山。”范河感叹道。

    海与陆,当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以前有些瞧不起平海军,但现在完全没有这种念头了。海洋之威,当真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而能在这种海况下镇定操纵船只,艰难航行的水手,都是一等一的勇士——至少范河不敢在海上与风浪搏斗。

    “轰!”又一个大浪迎头涌来,甲板上一片惊呼。

    船艏像被什么人用力托了一下,高高翘起,然后又重重地落在海面之上,溅起大团水沫。

    两名水手一左一右,紧紧抓住范河的手臂。

    范河的脸色更加苍白。方才他甚至有种从高空落下的感觉,实在骇人。

    听闻这是新船,龙骨粗壮,肋材密密麻麻,大概也只有这样的船只,才能出海远航吧?远离陆地的深海,应该更加狂暴,一般船只还真扛不住。

    “哗啦啦……”船上的排水孔已经全部打开,开始往外排放打进甲板的海水。

    范河强压下恶心的感觉,酥软无力地慢慢挪下了底舱。

    舱内充斥着难闻的气味。

    甫一进入,刚才还能忍住的范河立刻大吐特吐。吐到最后,几乎全是深褐色的东西了。www.luanhen.com他也终于坚持不住,慢慢软倒在舱内。

    “唉!”两名水手轻叹一声,将他扶靠在舱壁上,静等他缓过来。

    海上这些事,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你。

    晕船死掉的人都有,别说瘫软在地了。底舱内的情况,他们司空见惯了。

    其实这些军士武夫还算好的了,移民百姓们要更加不堪。航海,本来就不是什么人都能适应的。

    一队水手从甲板上走了过来,进入底舱。他们带着清扫的工具,忍受着酸爽的气味,仔仔细细打扫着舱底的污物。遇到实在难受的人,便架着他们上到甲板上,呼吸两口新鲜空气。

    但说实话,这不一定是好事。有人看到外面的滔天巨浪之时,差点吓晕过去。这个时候,你如果给他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在海上航行,二是攻城先登,他绝对选后者。

    海上的苦,可不是谁都能吃的啊。

    ******

    恶劣的天气持续了足足半天时间,然后便消失了,正如它毫无征兆地出现一样。

    海上天气的莫测,从来都是航行的风险之一。

    朱亮派人爬上桅篮,远远瞭望。

    镇远、抚远二舰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并未失散。

    再远一些的地方,还能隐约看到些桅杆和船帆,那是平海军的其他舰只。

    瞭望手瞪大眼睛,仔仔细细搜寻完整个海面,然后报了一个数据:“十七艘船。”

    朱亮点了点头。少了几艘,多半是被海风吹散了,这是常有的事情。好在辽海只是个大澡盆子,海情也不是特别复杂,这些船只调整一下,多半还能找对航向,慢慢跟上来——如果它没有沉没的话。

    “回去后,得让朝廷拨钱,把旧船全部替换了。”朱亮说道。

    “一定得换。”赵宗诲点头同意。

    就说刚刚那个恶劣天气,涌浪从侧面冲来,对船体的损害是非常明显的。如果船体设计不佳,龙骨不够坚固,肋材不紧密的话,多来几下,船就要散架了。

    或许有人认为,这种大风浪来得快去得也快,并不一定就会遇上。但航海久了的人都知道,恶劣天气是伴随他们整个职业生涯的。这次遇不到,下次也逃不掉,或早或晚,都会遇上。

    前唐之时,出使新罗、日本的使者,往来的商船,就经常遇到恶劣天气,船队被吹散,船只迷航、沉没,屡见不鲜——开元十四年七月,“沧州大风,海运船没者十之一二,失平卢军粮五千余石,舟人皆死。”

    这还是在辽海这个大澡盆子内,而且还是沧州近海,遇上突如其来的大风,就沉没了“十之一二”的船只,可见一斑。

    这或许便是古代海运无法取代漕运的重要原因。

    你运输十次,成功个七八次,但只要失败一两次,就会有一堆人站出来叽叽歪歪,非要让你废除海运政策。

    他们的理由其实并不完全站不住脚。

    这不是做高利润的商品买卖。十艘商船沉没一半以上,剩下的驶回港口之后,依然大赚特赚,因为那是十倍乃至几十倍的利润。

    运粮船的话,哪怕损失个两成,剩下的安全抵达目的地,这个缺口依然让人很头疼。更何况海上风浪大,无论再怎么做好防潮工作,船舱里粮食的损耗依然十分惊人,远超内河漕运。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发展更好的船只,没有别的办法。当船只好到足够进行跨大洋常规贸易的水平,且海运损耗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时,就算成功了。

    但在这会,显然不太行,除非你愿意忽略那些损失,并将其视为可接受的。

    “挂跟随旗,放慢速度,整一整队形。你来指挥,我下底舱看看。”朱亮将舰队的指挥权移交给了赵宗诲,然后又去到了底舱。

    舱内依然是一片愁云惨淡。

    虚弱的武夫们或躺或坐,双眼无神,面色苍白。

    海水从缝隙、破洞内渗了进来,在船舱内肆意流淌着。每每沾染上舱底的污物时,就变了颜色和气味。

    “污水横溢,唉。”朱亮轻轻叹了口气,又喊来一队水手,让他们清理底舱。

    水手们进来后,朱亮也懒得再看了,又回了上层甲板。

    这会天气不错,水手们用木桶取来海水,反复清洗着甲板。

    桅篮里又换了位瞭望手,瞪大双眼观察着海面。

    朱亮之前与赵宗诲交流过,他觉得船队有可能偏航了。目前只能说大致方向正确,但究竟偏航了多少很难说。

    他们已经尽力了。

    安史之乱后,缘海诸镇的海运事业一直处于退化之中,相关人才不能说完全断档,但也青黄不接得厉害。

    他们现在做的,更多是扩大船队规模,培养相关人才的恢复性工作。更何况即便在安史之乱前,偏航也是常有的事。也许你这一次航行成功了,但下一次,同样的船只、同样的水手,说不定就迷航了,这很正常。

    船队就这样慢慢航行着,又过了一天一夜时间,直到所有人都显得有些焦躁的时候,朱亮的耳边突然传来了几声鸟叫,顿时心下大喜。

    有海鸟,这说明离陆地不远了。

    果然,没过多久桅篮里的瞭望手便大喊道:“看见海岸了!”

    朱亮一个箭步,冲到了栏杆旁,够着头看向远处。

    目力所及之处,隐约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黑线”。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黑线”也越来越清晰。很显然,那是陆地的轮廓。

    “将好消息通知下去。”朱亮大手一挥,喜滋滋地吩咐道。

    不一会儿,甲板内外便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海上男儿,从来都把每一次航行当做最后一次来认真对待。每次成功靠岸,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喜事。因此登岸之后,他们往往需要食物、酒精和女人来抚慰、麻痹自己,以便在下一次航行前能够恢复出海的精力和勇气。

    这一次,算是成功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