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我要与超人约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关于本书的时间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首先,在Dc大事件《末日钟声》出现之前,《守望者》与dc多元宇宙不是一个宇宙。www.biquge001.com

    《守望者》版权属于dc漫画,但这部漫画是独立世界观的漫画,所以,比较曼哈顿博士与超人谁更牛,没什么意义。

    但无论dc还是漫威,都画了几十年的“老英雄”们,经常需要重启宇宙。

    所谓重启宇宙,就是之前的设定与故事全部清零,只留下蝙蝠侠、超人、闪电侠这些人物,再根据剧情的发展,添加之前故事中的配角与反派。

    举个例子,《地狱神探康斯坦丁》中的主角渣康,你问他的官配是谁,估计都会说是黑丝美女扎坦娜。但在八九十年代,他的女朋友是艾玛、泽德、玛姬、姬特几女。

    扎坦娜是重启后才崭露头角的,而之前的泽德姬特反而没出场。

    那么,如何合乎情理地重启宇宙呢?

    总不能说,编辑一句“我要重启宇宙”,漫画就重新画。

    必须给个何时的理由,让读者信服。

    于是,“闪点”、“无限危机”等大事件出现了。

    比如,闪电,闪电侠超越光速,穿越时间,回到过去,改变母亲死亡的结局,结果引发蝴蝶效应,整个宇宙都被改变,于是,dc多元宇宙完成一次重启——这其实挺有逻辑的,至少对读者来说,这理由足够了。

    能重启宇宙的人物其实并不多,毕竟,重启宇宙听着就高大上,超越凡俗的特殊力量是必须的。

    嗯,关键在特殊力量上,得与时间宇宙有关。

    像蝙蝠侠、神奇女侠、海王,甚至超人,都太过“朴实无华”,比较难承担重启宇宙的重担。

    所以,之前几次重启,都让闪电侠与反监视者背锅。

    闪电侠“每逢大事必祭天,他不祭天非大事”的梗,就是这么来的。

    可锅太多,每次都让他们背,读者也会失去新鲜感。

    某一天,一个叫扎克施耐德的导演拍出来《守望者》,守望者大火,被网友戏称“蓝大雕”的曼哈顿博士大火,甚至在网友与读者中被封为“dc最强之人”——其实是扯淡,蓝大雕之前压根不是dc宇宙的人物(守望者原作者的观点)。

    dc漫画编辑乐了,“既然蓝大雕这么火,他的能力也被认为这么强,那就让他背锅......咳咳,不是背锅,是重启宇宙。”

    于是,在阿兰摩尔(《守望者》漫画的作者)骂骂咧咧声中,《守望者》出续集了。

    《末日钟声》主要内容只一个,蓝大雕把《守望者》宇宙与dc多元宇宙融合在一起,完成一次dc宇宙的重启。

    所以大家明白了?

    在我这本小说中,哈莉穿越的是个曼哈顿博士刚重启过的宇宙。

    说白了,时间线就是大事件《末日钟声》之后。

    《末日钟声》在2017年发布,那么,2017年前的大事件,会不会发生在这本小说中呢?

    会。

    因为《末日钟声》中,曼哈顿博士糅合的dc宇宙,是黄金时期的dc宇宙。

    相信大家经常听到“黄金时代的超人”“白银时代的超人”“黑铁时代的超人”的说法。

    《超人》漫画二战结束前就发布了,里面的超人出生在1920年左右,他便是黄金时代的超人。

    随着时间的进步,从煤气灯时代的哥谭,到老爷用爱疯手机,很显然,漫画中的人物与时代,都随着现实发生改变。

    2000年后,尤其是2010年后,超人越来越“年轻”,从老古董的“20后”,到“50后”,“80后”,未来可期的“00后”“新20后”......他从黄金时代,渡过白银时代,来到黑铁时代。

    现在大家明白何为黄金时代的超人?就是最远古的超人。

    回到之前的话题,曼哈顿博士融合的dc宇宙,是黄金时代超人的宇宙。

    也即是说,曼哈顿博士这个“背锅侠的后起之秀”,一下子背锅到闪电侠与反监视者前面了。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反监视者在86年背锅一次(重启一次dc多元宇宙),来到2000年左右,第二次背锅;到2011年,闪电侠第一次背锅;到2017年,曼哈顿博士第一次背锅,他背了1940年的锅。

    嗯,曼哈顿博士后来才背锅的,但他却成了时间线上的“第一位背锅人”,接着才是闪电侠与反监视者。

    呃,好像越说越复杂了......算了,不理解也没关系。

    我直接把这本书的时间线说一下,《守望者》——《末日钟声》——(某些古老的大事件,比如达叔入侵地球,无限危机,至黑之夜,至白之夜,腐国降临)——三体之战——邪恶永恒——达克赛德战争——dc重生与一部分不那么重要的大事件——金属——正义不再——

    以上只是大致剧情,事实上,主角哈莉可能在大事件中参与不多,反而在“小事件”中有更多发挥。我只是为了方便看过漫画的读者理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