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九十一章 子明,公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雒阳城,太仓。www.kmwx.net

    “启禀陛下,这是今年的粮收账目,请陛下查看。”

    新任的大司农刘先,命人将简牍一盘又一盘的端到了刘琦的面前。

    刘琦只是随意的扫了一眼,之后就摇了摇头:“不必看了,朕今日来此,也不过是为了巡视一下太仓而已,至于这当中的具体数目,大理寺署下面刚刚成立了专门的审计署,那里有精通数术的干吏,让他们定期检验就是了,朕没必要亲自清点。”

    “是,臣明白了。”

    刘琦举目望去,太仓之中视力所及的地方,到处都堆满了稻米,同时还有一些贵重的物资等等。

    “雒阳的太仓,眼下共有几处?”刘琦一边在太仓中来回巡视,一边问刘先道:“回禀陛下,算上陛下如今看到的这一处,共计四十一处。”

    “还够用么?”

    “回禀陛下,暂时还是够用的,不过依老臣推断,若是我朝继续休养生息,再过三年……哦,不应该是两年不到,这太仓怕是就不够用的。”

    “那就再修建一些吧……不过不要光在雒阳修建,包括长安,成都,汉中,襄阳,长沙,江陵这些地方,都要修建由朝廷直属的仓禀,用以充实中枢可控物资,以备随时调用。”

    “诺。”

    “回头朕还会落时新的分税制度,地方和中央的税务分配,要重新进行调配,地方的郡署和县署,只留下一些固定税种进行维护,其余的由中枢统一运筹……这事尚书台自会拟定。”

    刘先跟在刘琦身后,闻言道:“陛下,臣有一点比较担心。”

    “何事?”

    “陛下将大部税种,全部收缴于朝廷中枢,此乃富国之策……只是臣看过陛下草定的分税,地方所能使用的税赋是不是有些太少?只是占了三成多一些……地方每年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啊,包括练兵,修葺,农桑,治水诸事。”

    “地方缺钱,让各地郡守直接上表问朝廷要,朕又不是舍不得给?真要是办实事,朕一个子不少全部给地方拨!要钱要物要粮,想要多少都可以。”

    刘先有些疑虑地道:“先是每年大费人力的收缴到朝廷,然后再大费周章的再下发下去……陛下,这不是有些过于虚耗了?”

    “没错,是有些虚耗。”刘琦坦言道:“但是比起朝廷绝对权威的养成,这点虚耗也值得的。”

    刘先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

    但是当他看到了刘琦不容置疑的表情之后,最终还是将嘴闭上了。

    想想刘琦为了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在登基后所做的那些事情,倒也是能够理解了。

    两人在太仓中转了一圈后,一起走出。

    随后,刘琦又着人带他去巡览尚书台。

    如今的尚书台诸事已经走向正轨,以诸葛亮为首一众青年才俊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尚书台支撑了起来,运作的速度和效率比起原先不遑多让,甚至还隐隐有超越之势。

    而诸葛亮等人的能力,则是在随同刘琦处理各项政务的时候,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陛下,刘都护那边传来消息,说是交州的士燮请旨,希望能够举族迁往荆南居住,刘都护特差人来问,允许还是不允。”

    刘琦闻言,哑然失笑。

    所谓的刘都护,指的是镇南将军,长沙郡守刘磐,他也是刘琦登基之后,唯一一名持假节的将军。

    刘琦虽然人在雒阳,但他的主要根基还是在荆州,荆州那边一定要有嫡系的将军镇守,刘磐自然是当之无二的人选。

    而讨虏将军黄叙和虎威将军魏延,依旧是南郡太守和江夏太守,只不过两个人都得了将军之位,同时又都封了亭侯。

    李典则是搬移到了宛城,迁中郎将,南阳太守。

    四个人一同在荆南坐镇,保护刘琦最重要的基业。

    而荆州南面的交州,则是在与周瑜交手前就被黄叙讨平,士燮举族归顺,不过当时刘琦为了维护南境的统治,依旧让士燮在交趾执政。

    但很显然,如今刘琦的势力愈发巩固,特别是他一手除掉了雒阳的诸多与他不同道的公卿,此举虽然引起了许多士族的不满,但同时也让很多士族群体心惊胆寒。

    而士燮,毫无疑问就是这心惊胆寒的一员。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士燮都觉得,他不应该继续担任交趾太守了。

    时间长了,真的很容易被刘琦清算。

    孙坚还在江东做他南天王的美梦,但士燮已经认清形势,主动要求交权迁移了。

    根据刘琦对待‘自己人’的宽仁,士燮相信刘琦一定会善待他一族的。

    当然,士燮之所以如此懂事,想来也是这段时间,刘磐不断派人前往交趾对他进行‘规劝。’

    “士公既有北归之意,你等就代朕写一封书信给他,就说……他是有功之臣,既想回来,那这襄阳,成都,汉中,宛城,长安,长沙,江陵诸地,他想在哪安居,那朕就准许他在哪安居……地方由他选就是了。”

    “诺。”

    诸葛亮当即领命,不过他随后似乎又反应过味来,奇道:“陛下适才所言的那些地方,怎么却不包含雒阳?”

    “嗨!”刘琦摆了摆手,道:“人家主动请旨北归了,朕若是将他们一家都弄到雒阳来,岂不是好像朕信不着他们似的……再说了,人家士公全族北归放下兵权,诚意满满,也就是想求个安稳,朕将他们全族迁到雒阳,人家会不自在的。”

    诸葛亮恍然:“陛下真是心胸宽广。”

    就在这个时候,庞统急匆匆地走过来,对刘琦施礼道:“陛下。”

    “士元有何要事?”

    庞统双手持一份简牍,呈给刘琦:“此乃从叔特意写给陛下的书信,说是有要事请陛下处置。”

    “恩师?”听了是庞德公的书信,刘琦不敢怠慢急忙接过。

    当他看过内容之后,不由哈哈大笑,然后瞅向诸葛亮。

    “师弟,又一年将至,你也是十八虚岁的人了,虽然尚不足双十,但恩师之意,你如今在朝中为官,总管尚书台,所谓事急从权,早些就早些吧,也是时候该冠礼行表字了……就如同士元一样。”

    庞统去年被庞德公赐了表字,他虽也不满双十,但很多大家族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为了防止一些特殊事件(如游学,入仕,离家,父母病逝等多种原因),都会先行取好表字,用作备用。

    至于这个表字谁取……

    在这个时代,相比于父辈,恩师或是族长为徒弟取表字的情形更多,宗法社会的‘孝’,并不仅仅止于父母。

    师族之长的地位,有时候乃至于超越父母。

    诸葛亮忙道:“既是恩师之意,亮自当遵从,只是不知恩师给亮取了什么表字?”

    刘琦继续看着手中的那份简牍,道:“庞老师和德操先生,在荆州时都有授业于你,于情于理都算是你的恩师,两位恩师各有一个主意,恩师尚长公意为你取表字‘子明’,而德操先生则更倾向于为你取表字为‘公明’……你喜欢哪一个?”

    “这个……”诸葛亮有些犹豫了。

    子明……公明?

    刘琦继续道:“你的名中一个‘亮’字,自有取光照耀之意,所谓‘照临四方曰明’,两位老师给你的表字中,有这一个‘明’字,却是正与你本名相合……关键就是在另外一字。”

    “子字为尊乃自古之理……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公’字历来都显方正之道,这两个字,倒是都挺合适的。你喜欢哪个?”

    诸葛亮犹豫了一下:“不知陛下对此有何高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