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梦回大明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57【弼马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梦回大明春正文卷457【弼马温】兵部左侍郎王宪,倒酒安慰道:“司马莫忧,辽东局面,确实该变一变了。www.399xs.com

    王琼一脸惆怅:“在谁的手里变都好,偏偏在我手里变。”

    “杨阁老巴不得你反对。”王宪提醒说。

    “无论如何,你我都必须反对。”王琼无奈道。

    收回辽南三卫的民政权,是文官集团对武官集团的大胜利。即便杨廷和不愿看到王渊立功,也不敢不出言支持,否则就是背叛了文官阵营。

    而王琼和王宪却很尴尬,他们既属于文官集团,又是相关既得利益者。

    一旦朝廷通过王渊的奏疏,兵部权力就会被夺走一块。兵部尚书和兵部侍郎的威信,也会因此受损,至少他们的属下会觉得上司不给力。

    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

    翌日,朝议。

    内阁还没怎么说话,都察院就率先跳出来,强烈支持王渊的奏疏内容。

    都察院的那些大佬,基本都担任过督抚,辽东总督和巡抚出了好几个。他们深知辽东弊政,想改革又无能为力,现在终于有王渊带头,怎能不竭力促成此事?

    王琼和王宪两人,代表兵部例行反对。但那种为了面子的反对,就像情人节被男友拉去开房,口是心非一个劲儿说着不要嘛。

    你当兵部不想改吗?

    历史上嘉靖年间,朝廷不但收回盖州、复州、金州、宣城的民政权,还进一步收回这些卫所的部分兵权。这事儿当时就是兵部促成的,因为连年打仗奇缺战马,辽南诸卫又不肯交还牧场,把直管他们的兵部都气得翻脸了。

    兵部,反对无效,朝廷一致通过。

    杨廷和既然不好横加阻拦,那就跳出来抢功呗,他只需一力促成此事便可。

    在杨廷和的主导之下,改革方案很快拿出来。

    辽东行太仆寺卿兼辽东苑马寺卿兼山东按察副使,统管辽南三卫民政。

    又在辽南设立山东行布政司,派出山东左右参议各一员,协助行太仆寺卿管理三卫民政。

    又在盖州、复州、金州三卫,分别增设一员民事经历,由山东按察司经历兼任。官品相当于州同知,但秩比知州,拥有开府之权,其实就是变相的设立知州。

    又在三卫设立数员都事,官品比知县低一级,但秩比知县。

    杨廷和这事儿干得漂亮,反正有王渊顶着地方压力,他直接进行更深一步改革,几乎就等于在辽南设州立县。遇到麻烦是王渊的,首要政绩是杨廷和的,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此事办成,王渊确实是首倡者,但杨廷和却是真正的推动者,他今后的士林声望必定再度抬升。

    为了尽快落实政策,杨廷和简直不遗余力。非但快速颁布政令,而且还督促吏部和户部,赶紧选派官员、拨发钱粮,别给辽南武将们丝毫反应时间。

    辽南武将,反应个屁,都被王渊吓坏了!

    其中也有杨廷和的默契配合,蔡裕全族流放边疆,女眷被打入教坊司,家产查抄充公用于增设民政官。这般下场,就在眼前,辽南武将们还敢跟王总督唱反调?

    辽南三卫的军户,只要家有两个以上余丁,就可以分家转为民户,今后归当地民政官管理。

    这对那些军户而言,不啻于惊天喜讯。

    军户就算考中进士,户籍还是军户,子孙也是军户。只有官至兵部尚书,才能自动改为民户,直系子孙也能改为民户。

    直接从底层军户转为民户,这是大明开国以来头一遭,他们运气好遇到了王渊当总督。

    朱元璋当初设立户种,除了贱户以外,其他都不带歧视性。民户、军户、匠户、灶户皆可科举,真正的问题是吏治败坏。就拿辽东军户来说,你至少得出身底层军官家庭,才有机会考上秀才。朱元璋可没这种规定,全是辽东武官搞出来的潜规则。

    军户当年也挺滋润的,随着武官集团的腐化,随着朱棣弄出太监集团,渐渐就沦落到现在的地步。

    马政也主要跟朱棣有关,这货隔三差五北征,大明养马再多也不够消耗啊。于是强令军户、民户散养马匹,还整出包赔制度,他活着的时候,养马损失可以平摊给各级官员,他死了就全部转嫁给底层百姓。

    朝鲜也被坑得很惨,大明爸爸动辄索买战马上万匹,当儿子的只能咬着牙尽量提供。那时的朝鲜,就连高层官员,都被分配了为大明养马的任务。而且,大明向朝鲜购买战马,一直掌握定价权,给多给少全看爸爸的心情。

    在高丽王朝末年、朝鲜王朝初年的六十多年里,大明一共买了七万多匹战马。除了靖难之役那几年,勉强还按市价购买,其余年份全都是赔本价。高丽、朝鲜辛辛苦苦养马,自己贴钱运到大明,只为博皇帝爸爸一笑。

    可惜啊,现在没那种好事儿了。

    爸爸想买马?可以啊,亲父子也要明算账,必须按市价出钱才行!

    唉,朝鲜这个逆子,翅膀已经长硬了。

    此时王渊就非常恼火,朝廷调拨三千匹马过来。别说当做马种,有些连拉车都够呛,直接被王渊卖给民间换钱。接着,王渊花钱从朝鲜买马,两千匹马种竟然花了八万多两银子。

    没办法,马种精贵,朝鲜还得送货上门,途中开销就是一大笔,四十多两银子一匹上好马种确实是市价。

    今年暂时只能养两千匹马,因为缺草场。第一批恢复的三万亩草场,草种才刚刚撒下去,养马官还得赶着马儿,跑去荒山野岭啃草吃。

    为了优生优育,王渊还写信回京,让人把家里的好马,全都运到辽南配种,只留下一匹给宋灵儿骑着玩。

    黄峨让夏婵跟着马儿一起上路,派个丫鬟照顾王渊起居。

    夏婵还未到,一群猴子就到了。

    王渊非常无语地问苑马监正:“你抓这么多猴子作甚?”

    苑马监正笑着解释:“王总制不知,此乃‘弼马温’。猴尿与马尿混在一起喂马,可以避去马瘟,养马场都得喂一批猴子才行。”

    “胡说八道,我家的宝马怎不喂猴尿?”王渊怒斥说,“你养猴子可以,不准给马儿喂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