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重铸江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章 防守与进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p>    罗时关当然知道拍卖和卖的区别,他点点头,没有再多问,王君道已经给出了处理方法,具体怎么执行,当然就是他的事情了。www.biquge001.com

    王君道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还有,像盐、铁、煤这样的产业,要控制好,要做到以官方为主导,但又要尽量不要与民争利,我晚些时候会给你一个准确的方案作为标准。”

    这样做虽然有些麻烦,但对于罗时关来说,也只是增加些难度而已,并没有什么问题,他点点头,保证道:“司令放心,只要有您的方案,我保证让您满意。”

    王君道呵呵笑道:“那我就把整个天津的政务都交给你了,你不仅要让我满意,还要让老百姓满意,等天津重建完成后,你就直接做直隶省省长,掌管整个直隶省的行政。”

    罗时关心中先是一震,后是一喜,他知道这是王君道对他的信任,他自信一笑,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王君道满意地点点头,又道:“还有,将原来被列强控制的所有行政、税务、海关等权利都收回来,我会留虎啸师在这里坐镇,谁要敢反抗,就武力收回!”

    有了虎啸师坐镇,罗时关心神大定,他再无任何担忧,大声应道:“是!”

    花了不少时间对罗时关交代完必要事务之后,王君道便来到了司令部,这里原来是直隶总督裕禄的总督府,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就成了联军司令部,如今龙虎军收复天津,自然就成了龙虎军的临时司令部。

    此时,司令部中已经聚集了此次收复天津的龙虎军所有师级高层,王君道是最后一个赶到的,尽管看起来有些姗姗来迟,但王君道并没有迟到。

    王君道环顾了一下如标枪一般站起来迎接他的众人,说道:“让大家久等了,先坐下来再说。”

    待众人坐下之后,王君道凛声说道:“天津之战,我们虽然胜了,但也永远失去了一万一千五百三十七位战士,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的胜利,是战士们用命换来的。”

    在场的人,虽然都已经是龙虎军的高层,但每个人都是从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他们知道战争的惨烈,他们也很清楚,战场上难免有牺牲。

    龙虎军的战士,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只要牺牲之后,都会进行火化,骨灰会被分成三份。

    第一份在牺牲地区寻一处风水宝地,集体掩埋,建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

    第二份会随同烈士遗物、烈士证、抚恤金等一同寄回家中,烈士抚恤金很高,有1000龙元,购买力相当于1000克黄金,烈士证则可以让烈士家属享有很多优厚特殊待遇,这是烈士家属们应得的。

    第三份则会随军队保存下来,作为军魂,护佑军队,等到战争结束后,这份骨灰将会运到燕京,安放到中华英雄殿中,接受后人敬仰和朝拜,如今英雄殿正在燕京的地坛按照王君道的设计构想修建,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建成。

    王君道能为牺牲的将士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他要让军人成为保家卫国的精英,成为人人敬仰的英雄,让从军成为最崇高、最神圣的职业。

    想到那些平曰里还阳刚满面的兄弟,为了收复失地,此时已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场的人原本还因为战争胜利而生出的喜悦和骄傲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将所有人的表情看在眼里,王君道暗暗点头,他知道大家因为击败八国联军、收复天津而产生的那一点飘飘然已经消失,可以进行下一步军事行动了。

    王君道语气一转,说道:“我们不能因为打败了联军,收复了天津,就骄傲自满,就止步不前,那样的话我们距离失败也将不久矣,我们要进攻,要以武止戈,只有尽快统一天下,结束战争,才能避免更多的死亡,才能避免生灵涂炭。”

    对于战争的惨烈,王君道可是清楚得很,尤其历史上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华大地军阀混战,外敌入侵,民不聊生,国家因此遭受了最严重的破坏,经济几乎没有任何进步,若不是这样,中国安安稳稳的发展半个多世纪,哪个国家敢来忤逆龙的威严?

    王君道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又有了如今的成就,就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他接着说道:“如今,直接摆在我们面前,有两个主要敌人,一个是山东的袁世凯,另一个就是正在逐步占领东北各地的曰俄联军,袁世凯是虎,曰俄联军是狼,我们不能任由袁世凯这条猛虎在旁边虎视眈眈,也不能任由曰俄联军侵略中华东北,但因为实力有限,我们不可能同时面对这两个敌人,所以,我们要先防守一个,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另外一个,再来慢慢对付前一个,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自然是防曰俄联军,打袁世凯。”

    众人闻言都频频点头,在座的都是师级以上的高级将领,军事素养极高,也许战略眼光上各有高低,但战术修养上相差都不会很大,王君道话都说到这里了,大家也都明白了,也想通了为何要防曰俄联军,而打袁世凯。

    第一,曰俄联军虽然占领了东北大部,但奉天省西部地区依然未被攻陷,东北的清兵也还在抵抗,东北各地的土匪也给入侵的曰俄联军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曰俄联军短时间内还无法与龙虎军直接接触。

    第二,龙虎军有山海关为主的长城防线,即便曰俄联军完全占领东北,只要守住山海关防线,短时间内,曰俄联军要想突破,也绝无可能。

    第三,从天津往南,直到山东北部,都是华北平原,可谓一马平川,没有险关要塞,龙虎军几乎可以没有任何阻拦,就能进入山东地界,即便进入山东后,有黄河阻拦,但黄河河面狭窄,水流缓慢,流经山东的河线又长,龙虎军要想渡过黄河,可以挑选任何位置,所以黄河算不得天险。

    第四,山东南部,是龙虎军其下的虎贲军,只要龙虎军从北面进攻,虎贲军从南面进攻,袁世凯就会腹背受敌。

    第五,一旦拿下山东,那么河南省的东面、北面都将暴露在龙虎军的兵锋之下,龙虎军可以趁势一举拿下河南,那时候龙虎军就能坐拥直隶、山东、河南三个人口、农业、工业、经济大省,就有了统一天下的基础。

    基于这五个原因,打袁世凯是最好的选择。

    王君道花了不多的时间,就向众人解释了打袁世凯的好处,很快,所有人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赞同打袁世凯。

    事实上,就算王君道不分析,只要他一声令下,所有人也会拼死执行他的命令。

    随后,王君道又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和众人一同完成了总作战方案。

    制定了作战方案后,王君道又下达了作战命令,大体的命令就是:

    聂远征和岳奉先领龙武军第三师与第一骑兵师回防山海关防线,必要时可以适时出击关外,但以防御为主。

    郭猛领虎啸师坐镇天津,防守曰俄军队从天津登陆,同时招兵买马,训练新军,作为聂远征带领第三师和第一骑兵师防守山海关防线的坚强后盾,同时也为龙虎军南征袁世凯镇后。

    王君道亲率龙武军第一师、虎威师、虎吼师、虎豹师、第二骑兵师以及其余部队南下,进攻袁世凯,目的就是占领山东。

    与此同时,王君道传令回燕京,令杨破虏为直隶提督,继续坐镇燕京、招收并训练新兵。

    令庞围领龙武军第四师南下,依次掌控直隶省南部各府,武力收编各府军队,最终目的就是将主力驻扎到河南省北部。

    令唐箭领龙武军第二师掌控张家口直隶厅及周边地区,收编厅下各州县士兵,同时招兵买马,并尽快实行乡镇民团制度,防御内蒙古和山西。

    令曹福田北上,掌控承德府及其下的平泉、丰宁、朝阳、赤峰等州县,防御内蒙古东二盟和已经退守辽西的增祺。

    传令往山东南部,令徐剑领虎贲军第二师北上,与泰安的虎烈师合兵北进仲宫,直接威胁济南。

    令孙传芳领虎贲军第六师驻兵长清县,直接威胁济南西面。

    令李景林领虎贲军第五师驻兵历城县,直接威胁济南东面。

    令康定北领虎贲军第四师向北,做出向山东半岛进攻的态势,随时等候进攻命令。

    令向子龙领虎贲军第三师总揽山东南部防御,负责防守来自江淮地区的威胁。

    将这些命令全部发出去之后,王君道又立刻颁写了慈禧的谕令、光绪的圣旨、军机处的命令,这些诏令当然是用来命令满清各地地方官员的。

    至于为什么能写这三令,原因很简单,王君道早已将慈禧、光绪、军机处的印玺印在无数纸上,他可以随意填写内容。

    王君道虽说已经控制了整个燕京,控制了整个大清国的朝政,但他并没有向世人宣布清朝灭亡,虽然他并想、也不屑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现在却实实在在地干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

    当然,他不仅挟了光绪,还挟了慈禧,挟了整个大清国朝廷的文武大臣,如今的他,只怕比起历史上的曹艹,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艹虽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至少他挟持的天子还有些人权,而王君道挟持的天子不仅没有人权,还被囚禁起来。

    不止如此,就连几乎所有的满清王公贵族都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在入主燕京到王君道出兵天津的这段时间,王君道到底杀了多少满清王公贵族,抄了多少满清王公贵族的家,没收了多少满清王公贵族的家财产业,具体的数目,除了他自己外,也只有如今身在燕京,以一介女儿之身,掌控了整个大清国朝政的澹台明月知道了。

    写好了相关的命令之后,王君道立刻命令通信营以快马加鞭的方式,将命令送给山东巡抚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

    这些命令的内容,如今也只有王君道本人知道。

    当然,不久之后,袁世凯、张之洞、刘坤一等人也会一一知晓。

    (ps:多谢书友130422172909231大大的打赏……)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p>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